孟子的名言合集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名言吧,名言是易于留傳的結論、建議或警世的比較有名的言語。名言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名言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孟子的名言,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孟子的名言1
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鞭撲之子,不從父之教。
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6、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7、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8、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9、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10、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2、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13、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孟子的.名言2
。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2)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3)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4)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
。5)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6)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7)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8)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9)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10)富歲,子弟多賴;兇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11)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
。12)仁者無敵。
。13)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14)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15)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16)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17)仁則榮,不仁則辱。
(18)有恒產(chǎn)者有恒心,無恒產(chǎn)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19)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20)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21)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2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5)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26)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27)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28)尊賢使能,俊杰在位。
。29)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30)民事不可緩也。
。31)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
。32)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殍,此率獸而食人也。
。33)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34)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
。3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6)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3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
(38)人皆可以為堯舜。
(3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40)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41)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42)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43)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4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5)其進銳者,其退速。
。46)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47)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4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4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50)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51)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52)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53)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54)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55)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56)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的.名言3
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圣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於是則慕仲尼,周流憂世,遂以儒道游於諸侯,思濟斯民。然由不肯枉尺直尋,時君咸謂之迂闊於事,終莫能聽納其說生有淑質(zhì),夙喪其父,幼被慈母三遷之教,長師孔子之孫子思,治儒述之道
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載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有風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謂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亞圣之大才者也孟子退自齊梁,述堯舜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賢擬圣而作者也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旨意合同,若此者眾
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孟子言上下交取其利而國喪亡者,是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所弒也,無它焉,則千乘之家欲以萬乘之利為多也。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所弒也,亦無它焉,是百乘之家欲以千乘之利為多也
孟子言凡欲天子之萬乘者,且於其內(nèi)取千乘,而為天子之諸侯;欲諸侯之千乘者,且於其內(nèi)但取百乘而為之大夫,是亦不為少矣,何必交相爭奪,慕多為勝耶
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義,而先且以自利,則不交相殺奪,故不足自飽饜。言必殺奪
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國必危亂喪亡矣。王以國為問,大夫以家為問,士庶人以身為問者,王稱國,故以國問;大夫稱家,故以家問;士庶人無稱,故以身問而已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免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臣聞郊關之內(nèi),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的.名言4
( 1 )盡信書,不如無書。
( 2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3 )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 4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
( 5 )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 6 )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 7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 8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 9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 10 )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 11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 12 )人皆可以為堯舜。
( 13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 14 )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 15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 16 )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
( 17 )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 18 )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 19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 20 )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 21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 22 )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 23 )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 24 )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 25 )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 26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也;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 27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 28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 29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30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 31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 32 )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 33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34 )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 35 )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 36 )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 37 )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38 )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圣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 39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40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41 )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 42 )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 43 )尊賢使能,后杰在位。
( 44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 45 )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 46 )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 47 )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48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 49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50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 51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52 )其進銳者,其退速。
( 53 )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 54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 55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 56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 57 )仁者無敵。
( 58 )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 59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 60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的`名言5
1. 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2.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3.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4.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5.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6. 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7. 夫達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8.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9. 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10.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11. 子謂于產(chǎn)。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
12. 其使民也義。
1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4.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15.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6.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17.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18. 放于利而行,多怨。
19.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0. 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21.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22.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3. 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24.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25. 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26.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7. 不學禮,無以立。
28.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9.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30.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31.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32.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p>
33.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34. 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
35.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36.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37. 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38. 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9.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40. 過,則匆憚改。
41. 不遷怒,不二過。
42.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43.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44.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45.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乎?
46. 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47.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48.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49.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50.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51.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52. 巧言亂德。
53. 巧言令色,鮮矣仁。
54. 剛、毅、木、訥近仁。
55.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56. 聽其言而觀其行。
57. 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58.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59. 君子名之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60.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61. 禮之用,和為貴。
62. 放于利而行,多怨。
63. 不學禮,無以立。
6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5.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66. 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67.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68.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69. 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
70.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71.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72. 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73.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闭垎栔。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74. 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75.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76. 過,則匆憚改。
77. 不遷怒,不二過。
78.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79.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80.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81. 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82.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83.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84.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85.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86.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87.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88. 巧言令色,鮮矣仁。
89. 剛、毅、木、訥近仁。
90.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91. 聽其言而觀其行。
92.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93.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94.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95.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96.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97.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98.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99.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100. 禮之用,和為貴。
101.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02. 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賢人。
103.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04.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5.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106. 是可忍,孰不可忍?
107.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
108. 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109.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110.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匾膊桓钠錁。
111. 賢哉,回也!
112.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113.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孟子的.名言6
1. 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
2. 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園。
3.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5. 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也。
6. 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7.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8. 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
9.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0.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11. 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
12. 育才造士,為國之本。
13. 士貴立志,志不立則無成
14. 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的`名言7
1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2 、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3 、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4 、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
5 、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6 、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
7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8 、權,然后和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9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 0 、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 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 2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1 3 、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1 4 、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1 5 、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1 6、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 7 、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1 8、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 9 、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2 0、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2 1、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2 2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yǎng)。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yǎng),養(yǎng)之至也。
2 3、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 4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 5、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2 6、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2 7、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 8、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2 9、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的'名言8
1、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2、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免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
3、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4、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5、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6、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7、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8、孟子退自齊梁,述堯舜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賢擬圣而作者也
9、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
10、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2、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3、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5、孟子言凡欲天子之萬乘者,且於其內(nèi)取千乘,而為天子之諸侯;欲諸侯之千乘者,且於其內(nèi)但取百乘而為之大夫,是亦不為少矣,何必交相爭奪,慕多為勝耶
16、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17、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8、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義,而先且以自利,則不交相殺奪,故不足自飽饜。言必殺奪
19、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20、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園。
21、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22、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23、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載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24、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25、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26、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27、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2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29、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30、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31、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
3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33、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34、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35、惟有賢者然後乃得樂此耳。謂修堯舜之道,國家安寧,故得有此以為樂也。不賢之人,亡國破家,雖有此,亦為人所奪,故不得以為樂也。
36、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37、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旨意合同,若此者眾
38、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39、生有淑質(zhì),夙喪其父,幼被慈母三遷之教,長師孔子之孫子思,治儒述之道
4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41、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42、孟子言上下交取其利而國喪亡者,是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所弒也,無它焉,則千乘之家欲以萬乘之利為多也。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所弒也,亦無它焉,是百乘之家欲以千乘之利為多也
43、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44、如千乘奪取萬乘,百乘奪取千乘,然後為飽足也
45、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義者也。
46、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圣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47、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48、則為王之大夫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家,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則為王之士庶人亦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國必危亂喪亡矣
49、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50、惠王今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國,則為王之大夫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家,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則為王之士庶人亦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51、仁者無敵。
52、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53、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4、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55、權,然后和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56、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國必危亂喪亡矣。王以國為問,大夫以家為問,士庶人以身為問者,王稱國,故以國問;大夫稱家,故以家問;士庶人無稱,故以身問而已
57、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58、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59、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0、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61、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n^u)。
62、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63、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64、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65、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的`名言9
1、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2、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4、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5、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6、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8、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9、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1、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12、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3、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14、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15、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16、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免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
17、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8、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19、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0、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
21、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22、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23、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24、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5、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26、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7、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28、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29、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30、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31、五谷者,種之美者也,茍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32、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33、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34、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35、臣聞郊關之內(nèi),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
36、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37、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38、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39、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園。
40、權,然后和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4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42、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4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4、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45、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孟子的`名言10
1、《孟子·離婁下》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
2、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孟子·離婁上
3、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為方圓!献
5、譯文:孔子說:“人如果失去了信用或不講信用,不知道他還可以做什么。就像大車沒有車轅與軛相連接的木銷子,小車沒有車杠與橫木相銜接的銷釘,它靠什么行走呢?”
6、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做人要本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8、行天下之大道!币浴暗弥,與民由之,不得
9、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孟子·離婁上》
10、權,然后和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11、做人要誠實,誠信乃做人之本也。
12、——出自荀況《勸學》做人:滿招損,謙受益。——出自《尚書大禹謨》做事:行有不得,反求諸已。——出自《孟子離婁上》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鲎蕴K軾《稼說送張琥》修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鲎浴睹献颖M心上》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出自《增廣賢文》人際關系: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鲎浴对鰪V賢文》面對孤獨: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出自高適《別董大》舍我其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鲎岳畎住秾⑦M酒》志存高遠: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鲎岳畎住缎新冯y》一生的學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鲎浴抖Y記》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鎏幋,一說為金正希作,一說為蒲松齡題鎮(zhèn)紙銘聯(lián)
13、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4、譯文:孟子說:“修養(yǎng)內(nèi)心的方法,沒有比減少欲望更好的了。一個人如果欲望很少,那么內(nèi)心即使有迷失的部分,也是很少的;一個人如果欲望很多,那么即使有保存的部分,也是很少的。“
15、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孟子
16、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17、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稱一稱,才曉得輕重;量一量,才曉得長短。)
18、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睹献印るx婁上》
19、《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曰:“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0、做人要自重,嚴以律己寬于待人。
21、孟子曰:“規(guī)矩,方員之至也;圣人,人倫之至也。欲為君盡君道,欲為臣盡臣道,二者皆法堯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堯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堯之所以治民治民,賊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涿裆,則身弒國亡;不甚,則身危國削。名之曰‘幽厲’,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詩云‘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此之謂也!
22、出自《孟子》的《離婁章句上》。孟子要求當政者實施仁政的吶喊。具體落實到兩個方面:一是“法先王”;二是選賢才。所謂“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的說法成為了人們在生活中常用的格言警句。
23、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園。
24、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
25、《孟子·公孫丑下》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26、《孟子》中經(jīng)典名言名句
27、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睹献印けM心章句上·第九節(jié)》
28、《孟子·公孫丑下》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29、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睹献印じ孀诱戮湎隆さ谑骞(jié)》
30、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不用圓規(guī)和曲尺,就不能正確地畫出方形和圓形。)
31、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
32、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薄睹献印ち夯萃跸隆访献釉唬骸拔抑裕疑起B(yǎng)吾浩然之氣。”
33、譯文:孟子說:“對于不應該停止的卻停止了,那就沒有什么不可以停止。對于應該厚待的.卻薄待了,那就沒有什么不可以薄待。前進太猛的人,后退也會快。”
34、孟子曰:“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35、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yǎng)。
36、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37、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即使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又凍它十天,沒有能夠再生長的。)
38、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樂也!
39、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睹献印るx婁章句上·第二十三節(jié)》
40、其進銳者,其退速。(前進太猛的人,后退也會快。)
41、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42、《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不以規(guī)距,不能成方員(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離婁上》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43、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4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45、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46、《孟子·告子下》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薄睹献印けM心下》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
47、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睹献印けM心章句上·第十七節(jié)》
48、孟子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痹唬骸昂斡芍峥梢玻俊痹唬骸俺悸勚喸,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踉唬骸嶂∥岵蝗唐潇馋,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曰:“有之!痹唬骸笆切淖阋酝跻印0傩战砸酝鯙閻垡,臣固知王之不忍也!蓖踉唬骸叭弧U\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痹唬骸巴鯚o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痹唬骸盁o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49、解釋:(君主)光有善心卻不去施行,是不可能達到仁政的目的;僅有法律而不想辦法推廣,書面上法律是不可能自己去實施的;這里指出了實踐的重要性。
50、《富貴不能淫》的中心思想:孟子認為“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
5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5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薄睹献印じ孀由稀访献釉唬骸肮侍鞂⒔荡笕斡谒谷艘,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3、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5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睹献印る墓戮湎隆さ诙(jié)》
55、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心這個器官職在思考,思考才能獲得,不思考便不能獲得。)
56、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孟子·盡心上》
57、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58、摘自《孟子·離婁章句上·第一節(jié)》
59、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無所不已。于所厚者薄,無所不薄也。其進銳者,其退速!
60、這樣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的立身處世態(tài)度,也就是孔子所謂“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論語述而》)或孟子在另外的地方所說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保ā侗M心上》那就能夠成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61、志,獨行其道”的立身處世態(tài)度,就能夠成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6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63、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献
64、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65、孟子關于“大丈夫”的這段名言,句句閃耀著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輝,在歷史上曾鼓勵了不少志士仁人,成為他們不畏強暴,堅持正義的座右銘。
66、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薄睹献印るx婁下》孟子曰:“魚,我所欲也。
67、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yǎng),養(yǎng)之至也!献邮浪姿^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一不孝也;博棄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yǎng),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68、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免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
69、孟子曰:“求也為季氏宰,無能改于其德,而賦粟倍他日?鬃釉唬骸蠓俏彝揭,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纱擞^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棄于孔子者也。況于為之強戰(zhàn)?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戰(zhàn)者服上刑,連諸侯者次之,辟草萊、任土地者次之。”
70、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
71、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72、譯文:一國的君主如果喜愛仁德,整個天下便不會有敵手。
73、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
74、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75、——孟子孟子》名言名句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76、譯文: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孟子的名言11
1、且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2、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
3、人若無志,與禽獸同類。
4、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6、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7、不怨天不尤人,不遷怒不二過。
8、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9、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10、無側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僻讓之心,非人也。
11、君子不以其所以養(yǎng)人者害人。
12、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13、盡心上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14、盡心知性,盡性知天。
15、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16、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17、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
18、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19、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0、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
2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2、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23、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4、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25、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26、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27、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28、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29、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30、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31、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32、育才造士,為國之本。
33、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4、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3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6、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7、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38、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則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義與利不可兼得,則舍生取義者也!
39、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40、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41、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42、父子有親,君臣有交,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43、有恒產(chǎn)者有恒心,無恒產(chǎn)者無恒心。
44、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45、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為務。
46、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47、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
4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9、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
孟子的'名言12
1、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2、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3、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4、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5、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6、窮困便獨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7、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9、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0、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11、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12、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13、人之易其言也,無責耳矣。
14、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15、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孟子的`名言13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
仁者無敵。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仁則榮,不仁則辱。
有恒產(chǎn)者有恒心,無恒產(chǎn)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
權,然后和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其進銳者,其退速。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于眾也。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未聞弒君也。
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尊賢使能,俊杰在位。
孟子的'名言14
1,孟子曰:“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4,孟子曰:于我心有戚戚焉!
出自——《孟子·公孫丑上》
1,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2,孟子曰:“尊賢使能,俊杰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愿立于其朝矣!”
3,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5,孟子曰:當今之世,舍我其誰!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孟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1,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出自——《孟子·離婁上》
1,孟子曰:“不以規(guī)距,無以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2,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3,孟子曰: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4,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5,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出自——《孟子·告子上》
1,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4,孟子曰: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出自——《孟子盡心上》——( 孟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1,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2,孟子曰: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3,孟子曰: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4,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也,眾也!
5,孟子曰:盡信書,不如無書!
6,孟子的名言警句
7,以五十步笑百步
8,永言思,思孝惟則
9,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10,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11,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12,不以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
13,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為方圓
14,長幼有序
15,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16,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1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9,父子有親,君臣有交,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20,貴,人之所欲;貴為天子,而不足以解憂
21,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
22,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矣!
23,盡信出自——《書》,則不如無出自——《書》
24,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25,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
26,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27,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2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9,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禮
30,情至之語,自能感人
31,權,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
32,人皆可以為堯舜
33,人無廉恥,王法難治
34,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35,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36,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發(fā)37,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
38,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39,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40,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41,彼一時,此一時也
42,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
43,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44,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
4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6,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47,盡信書,不如無書
48,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49,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50,人不可以無恥
51,仁人無敵于天下
52,仁者榮,不仁者辱
53,仁者無敵于天下
54,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55,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6,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為政
57,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58,一葉蔽目,不見泰山!
59,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yǎng)!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養(yǎng),養(yǎng)之至也!——孟子
60,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一不孝也;博棄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yǎng),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孟子的名言15
《孟子》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她在儒家典籍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睹献印肥俏覈糯枷爰颐献友哉摰目倕R,被稱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元典。20xx年來它不僅一直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而且早融入了人們?nèi)粘I钪小?/p>
《孟子》一書對于儒家的重要意義,在于它繼承并發(fā)展了孔子的重要思想!睹献印返乃枷胫黧w是倫理政治學說,其理論基礎是性善論。孟子認為,人都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這四心就是人類的文化規(guī)范——仁、義、禮、制的萌芽和根本。雖然從理論上來說人性是本善的,但從實際來看,人們處事并不能完全符合仁義標準。所以孟子強調(diào)品德修養(yǎng),以此恢復喪失了的本性之善。由于強調(diào)自我品德的修養(yǎng),孟子表出強烈的自尊,自強精神和一定程度上的人格獨立。將人性的理論推廣到政治領域,就是“仁政”的學說,這是孟子思想的.核心。
孟子的“仁政”學說,包含了對人民的重視,即民本思想,這個思想是孟子學說中最光輝的組成部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此書的作者孟子,是戰(zhàn)國時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少年家貧,有寡母撫養(yǎng)成人。在孟母“擇鄰處”、“斷機杼”的教育下,他拜子思為師,潛心攻讀孔子的儒家學說,終成儒家思想的一代尊師。在書中他強調(diào)個人要自強奮斗,認為“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佛亂其所為”,他強調(diào),只要不斷磨礪自己,終能戰(zhàn)勝困難,獲得成功。
關于我對《孟子》讀后感,我定義,孟子是個不吃虧的人。
《孟子》里有很多精彩的辯論,文章里體現(xiàn)出,他的每次辯論都是應變自如,有犀利雄辯的語言,站無不勝。
他的不吃虧表現(xiàn)在,孟子在論辯中主張什么,反對什么,立場、觀點鮮明,而且感情色彩強烈。他反對不義之戰(zhàn),歌頌正義之戰(zhàn);反對暴政,贊揚仁政;反對楊墨,推崇孔子;反對窮奢極欲的權貴,同情水深火熱中的百姓。
他的不吃虧得益于,孟子在論辯中長于說理,顯示出他雄辯的才華。他往往能針對對方的言論,不急不迫、一步緊似一步地論說開來,最后用精辟的語言概括出自己的思想,一針見血地指出對方的謬誤,確有說理痛切、發(fā)人深省、令人信服的效果。
【孟子的名言】相關文章:
孟子的名言08-01
孟子的名言07-21
孟子的名言大全07-31
孟子名言名句11-23
《孟子》的名言警句12-26
孟子名言警句11-21
孟子的名言名句02-24
關于孟子的名言06-17
有關孟子的經(jīng)典名言06-17
孟子的名言警句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