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小學生我的正能量書信作文
正能量是一種正面積極向上的力量,我們在正能量里體會積極的人生,獲得正能量。
我的正能量書信作文
讀了《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首先閃現(xiàn)在腦海中的是“道德”兩個字。生活中,種種道德失范行為屢屢被曝光:車上,孕婦挺著大肚子站了一路;小巷里,有小孩被撞了,沒人上前救護;路旁,老奶奶摔倒在地也沒人敢去扶……人們變得越來越冷漠,人們害怕:做好事還擔責。
我在報紙中還看到這樣一則消息:有個孩子在公交車上撿到一部手機,給失主電話號碼本里的“媽媽”、“朋友”等打電話說明緣由,得到的回答不是懷疑有詐要報警,就是被罵有病后掛斷。不得已,那個孩子只好把手機交到巡警平臺讓失主自己去領(lǐng)。這樣的事,孩子心目中的正能量就被無情的現(xiàn)實削弱了。
“雷鋒”這個名字,是一個凝聚優(yōu)秀道德品質(zhì)的符號,雷鋒精神始終體現(xiàn)著人類向善的人性本質(zhì),傾訴著人類向美的共同追求,彰顯著人類向上的精神力量。我們要像雷鋒一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拒絕冷漠麻木和怯懦,實實在在地做一個善良美好的自己,對自己負責。我們要尊老愛幼,做事文明,說話禮貌,待人真誠,與人精誠合作,和睦相處,愛護環(huán)境,遵紀守法等等,做一個合格的小學生,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我自認為自己是一個有道德的女孩,至少我能努力做好每一件自認為有道德的事,我以前做好事是為了得到表揚或做做樣子,而雷鋒,不是為了賺夸獎表現(xiàn)給別人看,不是一次、兩次、十次、百次,而是一輩子做好事啊!我真是自慚形穢,無地自容。
因此,我要將雷鋒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中,像雷鋒那樣,心中充滿陽光和純潔,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用慈愛的心去關(guān)心他人,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并使德“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讓家人因為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溫暖,讓祖國因為我的存在變得更加美好,更加文明!
我的正能量書信作文
陪我走過孩童時期,帶給我無盡歡聲笑語;又是它帶領(lǐng)我跨過低迷的溝壑,使我堅定不移;還是它用行動賦予生命的意義。多少日子過去,那梧桐依舊是我的正能量。
在小學的操場旁,一棵梧桐樹靜立在那里,它闊大的葉子舒展著,引起我的注意。于是兒時的我最喜歡在愜意的午后拉幾個小伙伴在樹下跳皮筋。那時候,靜靜的梧桐也不再寂寞了。他隨著春日微風,伴著我們的笑語發(fā)出低吟。僅便是只有單調(diào)的“沙沙”聲也足夠令我們更加歡愉,一如我兒時單純快樂的童年。梧桐樹,它承載著我對童年的惦念,它是我最要好的玩伴之一。
邁出小學,我以為要和梧桐樹說再見了。然而緣分真是奇特的東西。在通往中學校園的路上,竟種了兩排挺立的梧桐樹。起初我并沒有在意它,直到有一天我考試失敗,拖著厭倦的步子走向?qū)W校時。心不在焉的我猛然看見了足以令我驚訝的場景。無人的街道上兩排傲然站立的梧桐樹的上半部分竟然一夜之間開滿了花,而下部分也已經(jīng)含苞待放。我驚詫于梧桐這樣強大的生命力。也許許多人和我一樣,每天忙碌地奔波于這條街道,沒有人看它一眼。然而它沒有懊惱,仍然默默積攢著能量,在沒有人注意的地方潛滋暗長。然后,一鳴驚人,帶給曾經(jīng)忽略它的人們極大的震撼。跟它相比,一時的失敗是那么不值一提。我的耐心和毅力突然得到了激發(fā),從此這梧桐在我心里占據(jù)了一席之地。它的堅忍成為了一種正能量,這能量總激勵著我,使我作別了無憂無慮的童年,鍛造出同樣擁有耐性與韌性的靈魂。
隨著歲月的流駛,我叛逆的心理越發(fā)強了。我似乎對于安分地學習產(chǎn)生了抵觸,對物質(zhì)方面卻有了追求。然而每次從梧桐樹下走過,這份叛逆總會被抑制住。梧桐樹經(jīng)過多年的生長,依舊坐落在這城市最為平凡的一隅。它每個周期都開花、結(jié)果、落葉再長出新的葉子,這樣枯燥的循環(huán)著。然而他沒有厭倦,它依舊努力地延續(xù)著生命的周期,而且試著讓每一次開花都轟轟烈烈。即使沒人注意,它也會開滿一樹繁花。白中帶著淡紫的一數(shù)夢幻,夾雜著香甜的氣味。它是那般美好,純潔地做好它自己。它與世無爭,葆守著最真實的美麗。它的淡泊使我汗顏,也是這樣的一份淡泊成為了一股正能量,使我在繁華都市中尋得一份本真,不盲目,不攀比,做最真實的自己。
那梧桐樹不僅是與我擁有共同快樂的好友,更在不知不覺中給予我無盡的正能量。這份能量監(jiān)督我,鞭策我,滋養(yǎng)我干涸無知的靈魂,打造出在逆境中毫不動搖的我。
我的正能量書信作文
在我的身邊,有很多正能量。
有一天,我和媽媽吃拉面,旁邊坐著一對母子。等著熱氣騰騰的拉面上桌后,那位媽媽給兒子盛了一小碗,兒子只吃了幾口就不吃了,跟媽媽說:“我不吃拉面了,我要吃米飯。”媽媽語重心長地對孩子說:“我們不能浪費糧食,你把面條吃完我就給你米飯。”可那孩子就是不領(lǐng)情,哇哇大哭,還說著:“我就要吃米飯!”“不行!”剛才還溫柔的媽媽突然變得嚴肅起來,“我說過了,不能浪費,你想想農(nóng)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就讓你這么浪費了,他們該多么傷心。”“對不起,媽媽,我錯了。”那孩子聽了媽媽的話,非常慚愧,乖乖地把面條全部吃完了?吹竭@,我和媽媽相視一笑。
唐代李紳寫過一首詩《鋤禾》: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滴汗一粒糧,愛惜糧食,就是對農(nóng)民伯伯最好的回報。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把這種勤儉節(jié)約的正能量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