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簡介
莊子(約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國蒙(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人,是繼老子之后,戰(zhàn)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中文名稱: 莊子
又 名: 莊周
性 別: 男
所屬年代: 春秋戰(zhàn)國時代
民 族: 漢族
生 卒 年: 369~286
生平簡介
莊子(約前369~前286年),名周,宋國蒙(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人,是繼老子之后,戰(zhàn)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做過宋國蒙地方的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相傳,莊子自幼聰明好學,與惠施為同學、摯友,曾南游楚越,探訪古風,一生率性任真,崇尚自然,非毀禮法,傲視王侯。楚威王曾以厚禮聘其為相,被他拒絕, 從此終身不仕,退隱江湖,以編草鞋為生,寓言傳道,著書十余萬言。
莊子在哲學上,繼承發(fā)展了老子的思想,認為“道”是客觀真實的存在,把“道” 視為宇宙萬物的本源。他說:“道之真以修身,其緒余以為國家,其土苴以為天下。” (《莊子·讓王篇》)意思是,大道的真髓、精華用以修身,它的余緒用以治理國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又說:“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 是謂友其真。”(《莊子·秋水篇》)意思是,不要為了人工而毀滅天然,不要為了世 故去毀滅性命,不要為了貪得去身殉名利,謹守天道而不離失,這就是返樸歸真。
總之,他繼承了老子《道德經(jīng)》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精髓, 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在人類生存方式上主張返樸歸真。為此,他對世俗社會的禮、 法、權、勢進行了尖銳的批判,提出了“圣人不死,大盜不止”,“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的精辟見解。在人類生存方式上,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 我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認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遙自得,是絕對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質(zhì)享受與虛偽的名譽。莊子這些思想和主張,對后世影響深遠,是人類思想史上 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莊子對后世的影響,不僅表現(xiàn)在他獨特的哲學思想上,而且表現(xiàn)在文學上。他的政 治主張、哲學思想不是干巴巴的說教,相反,都是通過一個個生動形象、幽默機智的寓言故事,通過汪洋恣肆、儀態(tài)萬方的語言文字,巧妙活潑、引人入勝地表達出來,具有石破天驚、振聾發(fā)聵的藝術感染力。如果說,屈原的離騷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鼻祖,那么,莊子的文章,無疑是中國浪漫主義散文的先河。
【莊子簡介】相關文章:
名人故事:莊子和莊子自由07-31
莊子的名言精選05-11
莊子的名言07-16
關于莊子的名言08-01
莊子的名言警句07-03
莊子的名言警句精選05-29
莊子的勵志名言08-30
有關莊子的經(jīng)典名言09-04
莊子名言名句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