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1
春節(jié)是我國各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的曲本中這樣寫道:“正月里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jié)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边@歷史上關于歲首春節(jié)的生動定照。
相傳堯舜時期,我國就有這個節(jié)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辭中,亦有關于春節(jié)的記載,有慶祝風首春節(jié)的風俗,但當時歷法,是靠“觀象授時”,是否準確,尚難確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我國人民創(chuàng)造了“太初歷”,明確規(guī)定以農(nóng)歷正月為歲首,從這時起,農(nóng)歷新年的習俗就流傳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改用公元以后,這個節(jié)日就改為春節(jié)。
在我國最古的文字記載中,有許多關于歲首的故事,臘月和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后的農(nóng)閑季節(jié),漢鄭玄也說過,歲未年初“勞農(nóng)以休息之”。拿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勞逸結(jié)合的意思。
那么春節(jié)到底是怎么來的呢?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jié)令很亂,想把節(jié)令定準,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樹陰下面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fā)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日晷儀。可是,天陰雨霧,影響測量,后來,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興趣,他又動手做了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fā)現(xiàn)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復一遍。
那時的國君叫祖乙,天時風云的不測,使他很苦惱。一個名叫阿衡的大臣,為討好皇上,奏稱要設天臺敬祭天神,祖乙認為有理,便帶領百官去祭天,卻無濟于事,萬年知道后,忍不住帶著日晷儀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后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于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筑起日晷臺和漏壺亭,并派了十二童子服待萬年,祖乙對萬年說:“希望你能測準日月規(guī)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chuàng)建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傳旨要阿衡去了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寫了一些字,阿衡看見后,知道萬年的歷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于日派人刺殺萬年,結(jié)果刺客被士衛(wèi)抓住了,祖乙知道后,懲處了阿衡,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xiàn)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jié)吧!弊嬉艺f:“春為歲道,就叫春節(jié)吧。”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后來,萬年經(jīng)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了準確的'太陽歷,后來為了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日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后,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jù)傳說就是為了紀念萬年的。
現(xiàn)在我們過年也有一些習俗,如倒貼“!弊郑疟,拜年等等。
春節(jié)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jié)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xiàn).自西漢以來,春節(jié)的習俗一直延續(xù)到今天....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2
春節(jié),是我國一年當中最熱鬧,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早早的,街上“展覽”的對子、“!弊帧⒋盎、糖果等年貨給我?guī)砹艘唤z絲“年味”。
從臘月二十三“祭灶官”吃芝麻糖開始,大家就開始準備過年了。這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我們小孩饞的總想先嘗嘗又酥又甜的芝麻糖?墒强傄鹊侥棠滔鹊綇N房的灶王爺前祭祀一翻,才能吃到喲。據(jù)說,這樣灶王爺才能上天言好事。
臘月二十四,家家戶戶掃房子。媽媽要早早的把屋子收拾干靜,這是為了新年有一個新氣象。過了二十四大人們忙著殺魚、肫肉、蒸花饃,準備年貨。
每當二十九,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lián),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里里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春聯(lián)也叫門對、對聯(lián)、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fā)美好愿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春聯(lián)真正普及始于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lián),以示慶賀。原來春聯(lián)題寫在桃木板上,后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lián)大都用紅紙書寫。
到了大年三十,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把節(jié)日的氣氛裝點的更加濃厚。吃過午飯后,端出香噴噴的肉餡,一家人就包起了餃子,男同志搟皮、小孩們當運輸員,媽媽們就負責制作精美的水餃。奶奶還要在餃子里放進硬幣,看誰最有福氣。當一盤盤挺著肚子的水餃端上桌時,大家找到自己滿意的餃子,張口就咬,希望自己能走好運。最后,那個帶有福氣的餃子還是被爸爸吃掉了。
除夕,家家戶戶吃的都是餃子,我們早早的吃晚飯,守在電視前看春晚,也是“守歲”。
初一到初六這幾天,就是我們小孩子“掙錢”的最好時機。天天不是呆在爺爺家,就是泡在姥姥家,用媽媽的話說,就是“整天不著家”,但我們?nèi)匀粯泛呛堑臇|跑西竄。
我們這的春節(jié)一般到“二月二,龍?zhí)ь^”的時候才告一段落。雖然濮陽不算大城市,但是它也與許多大城市一樣,熱熱鬧鬧的迎來春節(jié),又熱熱鬧鬧的把它送走。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
我的家鄉(xiāng)在湖南,那里過年的習俗很有趣。在臘月二十九(除夕夜),我們一家大小圍在一起吃團圓飯,我們的'團圓飯可講究了:我們吃飯一定要有三大樣:魚、雞、肉。魚一定要蒸著吃,在魚上還要放大把大把的辣椒,這樣象征著財源滾滾來、年年有余的好兆頭。雞一定是公雞。肉是臘肉,我們的臘肉不像四川那里蒸著吃,而是用豆角炒著吃,這樣吃特別美味,特別有嚼頭。吃完飯后,我們就要進行守歲,一家人圍在一起,其樂融融,說說這一年經(jīng)歷的酸甜苦辣。
在初一的早晨,我們像爸爸媽媽請安(拜年)說些吉利的話,這樣可以獲得一份橘子和一份利是,這樣象征著大吉大利。然后我們會出門向別人拜年,別人會放鞭炮來迎接我們,這樣表示湖南人們的熱情似火好客、友好。
看,我們過春節(jié)是不是不跟你們一樣呢?你們想來我們湖南過春節(jié)嗎?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3
幸福的日子過得總是那么快,一年一度熱鬧非凡的眨眼間就過去了,每個地方的習俗都各具特色。你想知道我的春節(jié)習俗嗎?那就和我一起重溫那美好的時光吧!
臘八,似乎就是春節(jié)的前奏曲,一到臘八,就會用大米、糯米、麥仁、小棗、豆子、小米、白蓮子、葡萄干等熬成香甜美味的臘八粥,喝了臘八粥,人們就會知道年就快要來到了。
臘月二十三,在我們家鄉(xiāng)是祭灶的日子。在這一天,大人們會拿著麻糖來到廚房的灶臺前祭祀灶王爺,據(jù)說這是請他回到天庭后,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多美言幾句。祭祀過后,我們就會分享又酥又甜的麻糖。
臘月二十三仿佛吹響了春節(jié)開始的號角,臘月二十三過后,家家戶戶都會忙碌起來,在除夕之前,我們都會把房子打掃的一塵不染,然后購年貨、蒸花糕、貼花花······
到了除夕,年貨都準備得停停當當,家家戶戶的門上和窗上都貼上來紅紅的對聯(lián)和窗花。這一天會十分得熱鬧,早上和大伯拿著鞭炮、紙錢來到祖先的墓前祭祀,“請”他們“回”到家里一同過年,而媽媽和大娘就會在家里熱火朝天地準備豐盛的午餐。午飯后,一家人熱熱鬧鬧圍在一起,一邊看著電視,一邊包著餃子。最有趣兒的是,媽媽還會在餃子里包入一枚硬幣,看誰能吃到這個硬幣,它寓意著吃到硬幣的人在下一年里福氣多多。在這一天,不管你是什么時候吃的午飯,餃子包好后,人們就會早早地把鞭炮掛在樹上,餃子一入鍋,就開始放鞭炮。這在我的老家這叫做搶福,誰家放鞭炮越早,誰家吃餃子越早,就意味在下一年中誰家的福氣就越多。餃子煮熟后,還有一個更有趣的`習俗,那就是盛出第一碗餃子,先要祭祀祖先,祭祀完畢后,把餃子重新放入鍋里煮一下,重新?lián)瞥龊螅胰瞬艊谝黄,一邊談論著一年中遇到的開心事,一邊品嘗這餃子的美味。吃完了年夜飯,,全家人坐在電視機前,愜意地吃著瓜子,其樂融融地等待著觀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這一夜除了比較小的孩子,人人都得一晚上不睡覺,這叫做守歲。
終于來到了,正月初一,雖說,卻不如除夕的熱鬧。早上,人們要早早地起床,放鞭炮,吃餃子。孩子們跟在大人的身后,來到長輩家磕頭拜年。在這一天,最開心的就要數(shù)我們小孩兒了,我們會收到很多的壓歲錢,拿著壓歲錢的我們,盡情地去購買鞭炮和零食。
眨眼間,春節(jié)的又一個高潮——到來了。早上,人們早早地涌上街頭,興高采烈地觀看著舞、耍龍燈、踩高蹺······到了晚上,全家人一起去賞花燈,看禮花。街道上,各個商店的門口都掛滿了紅紅的大燈籠,每個招牌上都圍著五顏六色的彩燈,就連樹上都掛滿了一個個小彩燈,頭頂上紅色、黃色、紫色······的禮花一個連著一個在空中綻放,這樣的禮花,這樣的花燈連在一起,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呀!
怎么樣?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習俗很有趣兒吧!明年的春節(jié),歡迎你到我的家鄉(xiāng)來做客,感受一下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習俗吧!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4
春節(jié)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jié)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我來介紹一下怎么過春節(jié)。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tǒng)統(tǒng)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qū)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貼春聯(lián)
每逢春節(jié),無論城市還是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lián)貼于門上,為節(jié)日增加喜慶氣氛。春聯(lián)也叫門對、春貼、對聯(lián)、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fā)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貼窗花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現(xiàn)在這種習慣已經(jīng)慢慢淡去。
爆竹
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chǎn),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chuàng)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jié)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jié)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yè)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最新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由于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后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fā)展出來后來的“賀年片”。
春節(jié)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jù)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后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F(xiàn)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jié)食俗
在古代的農(nóng)業(yè)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準備。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fā)財?shù)囊馑肌?/p>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也叫除夕。離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5
春節(jié)又名“過年”,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因此春節(jié)的習俗也多種多樣。
壓歲錢是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的春節(jié)習俗。當我們?nèi)ハ蜷L輩拜年時,長輩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我們。據(jù)說壓歲錢可以壓制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的度過一歲。長輩發(fā)壓歲錢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以彩繩穿線編作成龍形,置于床腳:另一種方式是最常見的,即有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們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后當眾賞給,也可在除夕夜里孩子睡著時,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面。而我們家里則是用的第二種方式,每年春節(jié)總會有那么幾張“紅票子”進入存錢罐里,在自己想買什么東西的時候隨時都可以拿出來用,大人也不會怎么管,想到這里心里就別提有多高興了。
燃放爆竹是春節(jié)不可或缺的另一個習俗。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chǎn),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chuàng)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jié)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爆竹也是我們小孩特別喜歡的一個春節(jié)習俗,雖然玩耍起來有些心驚膽戰(zhàn),還有些害怕,但就是喜歡玩。我們經(jīng)常用得來的壓歲錢去買一些適合小孩子放的爆竹,如沖天炮、擦炮、小煙花等等,那股高興勁無以言表。
貼春聯(lián)也算春節(jié)的重要習俗之一。春聯(lián)也叫門對、春貼、對聯(lián)、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fā)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jié),無論城市還是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lián)貼于門上,為節(jié)日增加喜慶氣氛。春聯(lián)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qū)、等。“門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qū)Α辟N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媚的.橫木上。
倒貼“!弊忠彩谴汗(jié)最常見的習俗。在貼春聯(lián)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弊。春節(jié)貼“!弊郑俏覈耖g由來已久的風俗!案!弊种父、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xiàn)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弊值惯^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
關于春節(jié)還有很多比較受歡迎的習俗,如:貼年畫、貼窗花、吃年飯、守歲、掛中國結(jié)等等。春節(jié)習俗如此多種多樣,還需要我們自己去了解、體會。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6
春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個古老又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最重要的節(jié)日。
四川人對農(nóng)歷新年極為重視。家家戶戶掛彩燈、貼門神,并在糧倉、家禽牲畜圈上貼寫吉祥的語言,以示來年的豐收吉祥。有條件的客家鄉(xiāng)鎮(zhèn)從正月到二月要耍燈舞,燈的種類有龍燈、獅燈、蚌燈等,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燈習俗流傳至今。我的家鄉(xiāng)在四川省巴中市,我們巴中人和大部分川人一樣。
團圓,人情味是中國人最濃重的年味。因為重親情,重家庭,為了團團圓圓過大年,家家戶戶早早地就開始了準備。 通常在每年立冬后,家家戶戶殺年豬、腌香腸、臘肉,不單農(nóng)村到處肥豬悲聲嘶叫,城里也常見到又白又胖的大肥豬被開膛破肚的情形。
年豬殺好后,人們在燒柴灶的灶門上方,將鮮肉串繩從梁柱上懸垂下來,利用每次生火煮飯時伸出灶門的火舌和柴煙逐日熏制,直至色澤金黃,聞之甚香,火舌舔肉吱吱作響,令人饞涎欲滴。
進入臘月中旬,各家各戶又開始推碾湯元粉,為大年初一全家人可以吃到象征甜甜蜜蜜、團團圓圓的紅糖湯圓做準備。團圓,正是人們做這么多準備所祈求的,正如大年三十必不可少的團年飯。巴中地區(qū)“大年”新的四大主題:團圓
吉祥、富裕、歡樂。排第一位的就是團圓,在情感上,始終過著群體生活的中國人,最美好的'向往是人間的親情與和諧,人情味,也是我們“巴中人”最濃重的年味。 在我們四川巴中地區(qū),新的習俗是:每年春節(jié)三十上午都是我們最忙的一天。大人、孩子都在家里忙著打掃衛(wèi)生、貼福、貼對聯(lián).
春節(jié)三十晚上,大人們更忙得不亦樂乎,都又在在準備著豐盛的年夜飯。過了午夜十二點,每姓三輩內(nèi)的人口都要聚集到輩分最高的長輩家里一起吃年夜飯了。有時,也邀請鄰居的長者或孤寡的老人一起吃年夜飯又叫團圓飯,一家人圍著桌子吃著飄香的魚,寓意年年有余;有雞,表示年年積福多多。
吃完團圓飯還要守夜。到了午夜12點,煙花飛上了天空,祈求上蒼給予平安;放鞭炮,祈求上蒼保佑以后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到了凌晨1點,還要迎福,把好運都迎來 春節(jié),真正指的是農(nóng)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我們家鄉(xiāng)人俗稱“過大年”。
正月初一早上要吃湯團、臘肉、香腸等品類繁多、數(shù)量也多的腌臘品,一般是臘月二十七、八就煮好了的,要吃到過完年。
初一至初三白天“走人戶”(串門),一般是看望年長、輩份高的親戚,要帶上雞、蛋、面粉做的細條狀食品、酒、
葉子煙(煙葉)但如今已經(jīng)改成了超市出售的香煙等如許的禮物。媳婦、姑爺回娘家,在農(nóng)村比較遠的還要住幾天。 春節(jié)期間,另一個熱鬧的日子是“元宵節(jié)”,家鄉(xiāng)人早上吃完了“元宵”后,結(jié)隊去戶外娛樂,鄉(xiāng)村里有民俗的舞蹈,城鎮(zhèn)里有舞龍等大型表演,晚上有“元宵燈節(jié)”。
正月十六是“登高節(jié)”,這天全家人帶著食品都到郊外的高山上去野餐一天,娛樂一天,這就意味著“大年”過完了。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7
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最為隆重的傳統(tǒng)佳節(jié)。在臺灣過春節(jié),與大陸各地差不多,可謂大同小異,保留著濃濃的傳統(tǒng)“年味”,同時又帶有臺灣本地的一些特色——從農(nóng)歷臘月十六至正月十五這段時間,臺灣民間稱之為“年兜時節(jié)”。
尾牙
每月初二、十六,是臺灣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為“做牙”(打牙祭)。臘月十六的做牙是一年中的最后一次,所以稱為“尾牙”。做“尾牙”是感謝土地公一年來對事業(yè)生意和農(nóng)作收成的庇佑,所以比平常的做牙日更為隆重。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jié)活動的“先聲”。這天,公司行號的老板宴請犒賞員工,以慰勞其一年來的辛苦。過去有種舊俗,宴席桌上有一道菜是整雞,中間的轉(zhuǎn)盤一旋轉(zhuǎn),停止時雞頭對準誰,即暗示主人要解雇誰。如今這種風俗早已絕跡。一般平民百姓家則要燒“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即土地公),全家人聚在一起“食尾牙”,往往少不了的食物是潤餅和刈包。
祭灶
臘月二十三是“祭灶”之日,即送灶神上天之日。每年到這天灶神會上天奏報天帝。因此在祭送灶神時,要將灶神畫像貼于灶上,兩旁貼有“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lián)。然后擺上各種供品,多為甜元仔、米餌、糖豆?jié){、甜瓜、糖果等,這些供品或甜或黏,意思是讓灶神多說好話,不說壞話。有的還以酒糟涂抹灶門,以示討好之意,再燃香放鞭炮,為灶神送行。
清沌
祭灶那幾天,家家戶戶開始大掃除。因為平時神案、神位、香爐都不得擅自移動,只有趁灶王返回天界的幾天里,才能挪移清掃!扒邈纭保闶浅ゼ抑忻箽,迎接新春之意,臺灣俚諺稱:“清后才會富”。清沌之風,至今不廢。
年貨
逛街買年貨仍是年前準備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林林總總的“年貨大街”遍布島內(nèi)城鄉(xiāng)各地,成為臺灣過年的標志性景觀。迪化街是臺北最老的一個商圈,其“年貨觀光大街”每年都很熱鬧,攤位采用復古的形式,布滿各式旗幟和燈籠。不論南北雜貨和應景糖果,還是服飾、美食,都應有盡有。近年來,許多來自大陸的物產(chǎn)成了年貨大街的`熱門貨。高雄的年貨街在“中街仔”,而臺中最出名的年貨街在天津路商圈。所有的年貨大街,其主色調(diào)與大陸一樣,都是那熟悉的中國紅。前來逛街購物的男女老少絡繹不絕,有時甚至“擠到爆”。由于有“年貨公車”及“年貨速遞”服務,民眾盡可享受購物之樂。街區(qū)里還表演布袋戲、歌仔戲等傳統(tǒng)閩南戲曲。在臺北迪化街一類的老街,仍有民間的書法愛好者在這里免費為民眾書寫春聯(lián),吸引了不少民眾甚至外籍人士排隊求取。臺灣民間諺語“囝仔愛年兜,大人鬧嘈嘈”,反映了人們忙年的這一情景。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8
春節(jié)俗稱“過年”,是中華民族最盛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年初為夏年(農(nóng)歷正月初一為“大年初一”(即“年”),新年的日期固定并延續(xù)到今天過年在古代被稱為“元旦”。1911年革命后,開始使用公歷(Gregorian calendar)計算年份,后稱公歷1月1日為“元旦”,并稱農(nóng)歷正月初一作為“春節(jié)”。它涉及面廣,具有廣受歡迎、大眾化、甚至普世性的特點。過年是脫舊換新的日子。雖然過年定在農(nóng)歷正月初一,但過年的活動并不限于正月初一。從23日(或24日)大年初一開始,人們開始“忙”起來:打掃屋子、洗頭洗澡、準備年貨等。所有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是“辭舊迎新”。人們用隆重的儀式和熱情迎接新年和春天。
在民間,一直有關于“年”的傳說。(傳說在中國古代,有一種叫做“年”的怪物,觸手長長,兇猛。 “年”在海底深處生活了很多年。它只在除夕夜爬上岸,吞噬牲畜并傷害人命。因此,除夕之夜,村里村里的人都幫助老少逃進山里,躲避“年”獸的傷害。一年大年三十,村外來了一位老人乞討。村民們又急又急,只有村東的一個老太婆把老爺子給了老爺子。吃了點東西,勸他上山躲避“年”獸,老爺子笑道:“要是婆婆讓我在家過夜,我就趕走“年”獸、”老太婆繼續(xù)勸說,笑著向老者乞求。沒話說。午夜時分,“年”獸闖入了村子。發(fā)現(xiàn)村子里的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端的老太婆家,門上貼著紅紙,屋內(nèi)燭光璀璨。 “年”獸渾身一顫。有一種奇怪的叫聲。快到門口的時候,院子里突然傳來“啪、啪、啪”的聲音。 “念”渾身一顫,不敢前行。原來,“年”最怕紅、怕火、怕爆炸。就在這個時候,婆婆的屋子敞開了,院子里一個紅袍老者在笑。 “念”嚇了一跳,狼狽的.跑開了。翌日正月初一,避難歸來的人都看到了村子。令人驚訝的是,她安然無恙。這時,老嫗才恍然大悟,她急忙把自己答應老爺子的事情告訴了村里人。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子里傳開了,人們也知道了趕走“年”獸的方法。
從此,每逢大年初一,家家貼紅對聯(lián),放鞭炮;家家戶戶的燭光璀璨,讓人注目。大年初一一大早,就要去走親訪友打個招呼。這種習俗流傳越來越廣,已成為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期間,放鞭炮,貼春聯(lián),慶祝進化……由來:春節(jié)和新年的概念,本義來自農(nóng)業(yè),古時人們稱谷地的生長周期為“年”,“說文”!逗颖薄贰澳,谷叔也” 、 夏商時代,產(chǎn)生了夏歷,滿月的周期為月,一年分為十二個月,看不見月亮的日子是每個月的初一。年初又稱年,年名始于周朝,西漢正式定為至今。直到近代中國1911年革命勝利,南京臨時政府規(guī)定夏歷為人民使用,以符合農(nóng)時和便于統(tǒng)計,公歷應為人民所用。在政府機構(gòu)中實施,f演員和礦山、學校和組織。,公歷正月初一為元旦,農(nóng)歷正月初一稱為春節(jié)。新年自定義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9
春節(jié)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jié)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jié)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fā)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貼春聯(lián)
貼春聯(lián)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jié),無論城市還是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lián)貼于門上,為節(jié)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窗花和倒貼“!弊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將節(jié)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春節(jié)貼“!弊郑俏覈耖g由來已久的風俗!案!弊种父狻⒏_\,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xiàn)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弊值惯^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年畫
春節(jié)掛貼年畫在城鄉(xiāng)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lián)一樣,起源于“門神”。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guī)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并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10
學完了《北京的春節(jié)》,我在課外尋找了一些關于北京過節(jié)的傳統(tǒng)。
臘月二十七殺只雞:這一天還是繼續(xù)準備年菜,除了燉肉外,一般還要準備一些肉食,比如:燉雞、燉肘子、燉牛肉等。各家各戶都會盡其所能地準備些葷菜。除了準備葷菜外,還要特意準備四樣小菜:芥末墩兒、醬瓜丁、豆豉豆腐、豆兒醬。
芥末墩兒是以大白菜為原料,把大白菜切成寸斷,狀似小墩兒。燒好一鍋水,將一碗白菜墩兒放在笊籬上,用開水沖澆白菜墩兒,這樣連澆三下后,趁熱將白菜墩兒碼放到事先準備好的瓦盆內(nèi),蓋上蓋子,等碼過一層后,撒上芥末粉、白糖,再碼第二層,一直碼到瓦盆的頂端,最后倒入米醋,注意保溫。兩天后,再放到室外,隨吃隨取。
豆兒醬的做法也很簡單。先用豬蹄煮好白湯,再將適量的熏干、胡蘿卜、水疙瘩、燉熟的豬蹄切成丁兒,和青豆一同煮熟,煮時可以放少許的紅辣椒。撈出來后放入肉湯中再煮一開,再放入適量的蔥姜、蒜末、醬油、鹽等,然后拿到屋外放涼,冷卻后在低溫中自然會變成凍兒。這是一道下酒的好菜。
正月十五前不搟面:臘月二十七到二十九為關中人蒸饃時間,家家戶戶豆要蒸好多饃和包子,并準備禮饃。禮饃分為三種:一種是媳婦要給娘家?guī)У摹按箴x”,狀如蝸牛殼,里面包的.是菜油、干面、蔥花合拌的餡;一種是帶給不太走動的遠方親戚的“小饃”,形如菱角;另外是自家吃的饃,做成老虎、小鳥、魚等各種吉祥動物的形狀,在饃頂部表面會用紅色顏料點上紅點,象征吉祥。這些饃和包子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搟面”的習俗。
正月十六夜是小孩的節(jié)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燈籠對著別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著別人的燈籠著火,這個叫做“碰燈”。講究是今年的燈籠不能留到明年,必須以“碰燈”的方式銷毀。
初一早晨不許打噴嚏:大年三十晚上小孩子要打著燈籠圍繞自己家的樹轉(zhuǎn)一圈。而大年三十晚上,一個胡同的住戶會匯集在胡同口,大家一起放鞭炮,并抱來玉米梗、樹干等集中在胡同口燒,有點像篝火。
比較特別的習俗是,初一早上不許打噴嚏,如果非要打,只能對著墻打。初一早上大人要拜年,而且一定要在天亮前把村里所有長輩都拜完,否則就不顯得尊重。所以初一一大早,路上到處是四處拜年的成年人。到了長輩家、或在路上碰到比自己輩分大的人,先要大喊一聲:“某某大爺,我來拜年了”,然后就撲通跪下去。最有意思的是剛嫁進村的小媳婦,她們往往由一個親戚陪著去拜年。親戚手中拿著一個花布小座墊,如果新媳婦碰到長輩,親戚把會把座墊往地下一放,新媳婦就需要跪在上面給長輩拜年。
瞧!這就是北京的春節(jié),是不是與你的家鄉(xiāng)有些與眾不同呢?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11
比如說人們很吃晚飯的時候,會放鞭炮,這也是有含義的,在那個時候要驅(qū)趕叫——“年”的怪獸。說到這里,還有一個神話故事呢:“年,原不是節(jié)日,而是一種動物。傳說在遠古時候,這種動物非常的兇猛。它們聚集在一起,一出動,多則上千只,少則幾百只。每到嚴冬,就出來覓食,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和各種動物就要遭殃。據(jù)說,一群年一次可吃掉上百只虎豹熊羆和幾十個人。一到冬天,群民都得集中力量和年作斗爭,一直到春暖花開,氣溫上升,年才消失得無影無蹤。為了免受年的危害,每當冬季來時,人們都要提前把出外打獵的親人叫回來,團聚在一起,而且都群居大洞穴中,每個洞穴中多達百人,在與年的斗爭過程中,人們還逐步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年雖兇惡性殘暴,但它最怕火和巨大的響聲,一聽到巨大的響聲和見到火光就拼命逃跑。所以人們一旦發(fā)現(xiàn)年群來犯,就迅速點燃早已準備好的火把,手持武器還用力吶喊助威,直到把年群全部都趕走。經(jīng)過了幾千年的演變后,成為了我們現(xiàn)在放鞭炮的習俗。”而在半夜十二點的時候也會放鞭炮,所代表的'意思也不同。因為十二點是財神到來的時候,為了歡迎財神,大家就也會放鞭炮啦!
說到過年,小孩子最喜歡的當然就是——壓歲錢啦!這也是有來歷的:“古時候,有一種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來用手去摸熟睡著的孩子的頭,孩子往往嚇得哭起來,接著頭疼發(fā)熱,變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這天亮前看著燈坐著不睡覺,叫做‘守祟’。有一家夫妻倆老年得子,視為心肝寶貝。到了三十夜晚,他們怕‘祟’來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銅錢和孩子玩。孩子玩累就睡著了,他們就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著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邊,夫妻倆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陣陰風吹開房門,吹滅了燈火,‘祟’剛伸手去摸孩子的頭,枕頭邊就發(fā)出道道閃光,嚇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倆把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嚇退‘祟’的事告訴了大家,以后大家學著做,孩子就太平無事了!币驗椤睢c‘歲’諧音,慢慢地,就演變成了我們現(xiàn)在的壓歲錢。
家里的門畫貼法也是很講究的。如果家中貼的是關于福的門畫,大家都會把它倒過來貼,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大家都希望幸!暗健弊约杭襾恚暗埂焙汀暗健敝C音,因此,大家就都把寫著福的門畫倒過來貼啦!
過年初一到初五做的事也不一樣:初一這天,不能把雞、鴨、鵝、狗放出來,至少得圈一天,不挑水,不掃地,忌動針線,忌打碎東西,萬一打碎東西,要手持碎片,不回頭,不說話,一直走到井邊,將碎片扔入井中,口念“歲歲平安”就沒有事啦,煮餃子碎了,要說“掙”了;吃大蒜時,要稱“義和菜”;初二時,日落之時要送年,送年時要擺供品,焚香燒紙,鳴放鞭炮;初三下午“送百神”,又稱“圓年”。平常人家把除夕請出的先神神位祭拜后送回原處。商家供的財神牌位要祭拜到初五。
春節(jié)的習俗的來源是不是很有趣呢?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12
時光如白駒過隙,不經(jīng)意間攜走了記憶中的塵埃,就連那節(jié)日的氣氛也被歲月悄然無息的帶走,使其僅剩一個名號罷?赡切┙(jīng)人們口耳相傳而保留下來的習俗,也增添了不少氛圍,存有幾分過去熱鬧的影子。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年味總要濃一些的,好容易吃完年夜飯,便纏著外祖父帶我去看“滾龍”。
說是叫“滾龍”,卻與人們口中的“舞龍”差不了太多。無非是在哪戶人家門口的空地上,一群人拿著道具演繹龍騰這一環(huán)節(jié)。道具嘛?是拿紙糊的一條長龍,那龍身的每一節(jié)都有一根木棍杵著,供人拿走握,每節(jié)龍身里點燃著一支紅燭。還有單獨拎出的“龍珠”,雖然不知何用,大概也是引導方向,裝飾之類的吧。
兩手縮進袖子,站在寒風中直打哆嗦,呼出一口熱氣,抱怨著這奇冷天氣的同時,我更期待的是“節(jié)目”的到來。
忽的漆黑的夜空被火光劃亮,隨之而來的是爆竹的脆響,身著節(jié)日服飾的人們駕著紙龍、伴著擊鼓聲緩步開始移動,一下、兩下……鼓點沉重有力,演員們的步伐錯落有致,隨著音樂節(jié)奏在原地兜圈。舉龍首的人表演最為精彩,只見他握緊支撐的木棍,不時的抬手、旋轉(zhuǎn)、動作沉穩(wěn)。龍身上的紙片在風中呼呼作響。“滾龍”的開場讓我頓時起了興致,不禁從剛捂熱的口袋中伸出手來鼓掌叫好,不光是我,在場的人們都忘掉了大年夜的寒意,放開包袱玩起來了……
鼓聲逐漸變得成低沉、沙啞,叫人感到些許緊張和壓抑。領隊的人步子邁得大些了,有時走兩步便來了個急剎車,腳步忽前、忽后,手中的龍頭舞動的幅度更大了,那龍一會兒弓頸、一會兒屈背,像極了黑暗中準備撲食獵物的猛獸。
忽而,鼓聲驟然提高了幾個分貝,情緒激亢而又高昂,有如黃河翻滾、咆哮、一瀉千里。那滾龍的方陣中閃進一個手持金色紙球的人,那便是“龍珠”,只見那人在龍身圍成的圈子中不緊不慢地閃躲,蹦噠引得龍頭隨著它移動的軌跡而運動。舞龍頭的人舞得更賣力了,除了一刻不停的'舞動龍頭外,還需跟著持龍珠那人的腳步跳躍奔跑。身后舞龍身的人呢,則在配合“龍珠”外沿著圈子慢跑,不時地舉高一截龍身,滾龍的圈子此時變成一片紅色的海洋。
滾到高潮時,小孩子們便可向滾龍的地面上甩響炮,那種鞭炮威力極少不會傷著人,據(jù)說這樣能夠祈福來年順利。大人身邊的孩子便如潮水一般向著那火龍涌去,人群中不知誰家的小家伙,還往我手里塞了幾節(jié)爆竹,我也沒多想,學著其他小伙伴的樣子將手中的爆竹、小鞭炮扔出去。一瞬間“噼里啪啦”的聲音響成一片,夾雜著掌生、呼聲和人們的笑聲……
這便是家鄉(xiāng)的“滾龍”了。雖因種種原因,已時隔數(shù)年未回老家過年。但每當春節(jié)來臨,仍會想起那片紅色的海洋。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13
春節(jié)是我國各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的曲本中這樣寫道:“正月里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jié)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边@歷史上關于歲首春節(jié)的生動定照。
相傳堯舜時期,我國就有這個節(jié)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辭中,亦有關于春節(jié)的記載,有慶祝風首春節(jié)的風俗,但是當時歷法,是靠“觀象授時”,是否準確,尚難確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我國人民創(chuàng)造了“太初歷”,明確規(guī)定以農(nóng)歷正月為歲首,從這時起,農(nóng)歷新年的習俗就流傳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改用公元以后,這個節(jié)日就改為春節(jié)。
在我國最古的文字記載中,有許多關于歲首的故事,臘月和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后的農(nóng)閑季節(jié),漢鄭玄也說過,歲未年初“勞農(nóng)以休息之”。拿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勞逸結(jié)合的意思。
那么春節(jié)到底是怎么來的呢?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jié)令非常亂,想把節(jié)令定準,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樹陰下面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fā)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日晷儀。可是,天陰雨霧,影響測量,后來,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興趣,他又動手做了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fā)現(xiàn)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復一遍。
那時的國君叫祖乙,天時風云的不測,使他非?鄲。一個名叫阿衡的大臣,為討好皇上,奏稱要設天臺敬祭天神,祖乙認為有理,便帶領百官去祭天,卻無濟于事,萬年知道后,忍不住帶著日晷儀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后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于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筑起日晷臺和漏壺亭,并派了十二童子服待萬年,祖乙對萬年說:“希望你能夠測準日月規(guī)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chuàng)建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傳旨要阿衡去了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寫了一些字,阿衡看見后,知道萬年的歷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于日派人刺殺萬年,結(jié)果刺客被士衛(wèi)抓住了,祖乙知道后,懲處了阿衡,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xiàn)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jié)吧!弊嬉艺f:“春為歲道,就叫春節(jié)吧!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后來,萬年經(jīng)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了準確的太陽歷,后來為了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日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后,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jù)傳說就是為了紀念萬年的。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14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恭喜你發(fā)財,恭喜你精彩……”大街小巷到處都是一片喜氣洋洋,歡聲笑語。隨著車輪的轉(zhuǎn)動,我們回到了媽媽的老家——內(nèi)鄉(xiāng)過大年。
好吃不過餃子,年飯尤數(shù)餃子香。過年吃餃子在我們北方,就像工人要上班,學生要上學,人要呼吸一樣,無餃不成年。但在外婆家的這個年,餃子也吃的非同尋常,趣味橫生,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在外婆家,餃子不叫餃子,叫扁食。說起餃子,還離不開我們大美南陽哩,相傳東漢末年,醫(yī)生張仲景回到故鄉(xiāng)南陽,看到家鄉(xiāng)的老百姓饑寒交迫,兩只耳朵凍傷,于是搭了一個大棚,支起一面大鍋,熬了一鍋羊肉湯。用面包皮成耳朵形狀,煮熟后連湯帶餃送給窮人吃,人們從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傷寒,治好了凍耳。從此,餃子就成了我們的家常便飯了。
外婆家的剁餃子也與眾不同。大年三十,清早起來,全村的“嘭嘭,咚咚”聲不絕于耳,此起彼伏,時而如排山倒海,時而如江潮翻涌,時而如泉水叮咚。人們都希望自己家的剁餡聲音是全身最響的,也是時間最長的。剁餡最響且時間最長,美其名曰“長久有余財!毕嘛溩訒r,也不能亂說話,即使餃子爛了,也不能說爛,而是要說漲了,我怕說錯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閉上嘴巴最安全。餃子終于端上桌了,我迫不及待的夾起一個就往嘴里塞,“啊”!餃子太燙了,燙得我直吸溜嘴,又蹦又跳,張牙舞爪的樣子,像極了一個跳舞的小丑。逗得姐姐忍俊不止,哈哈大笑。我方登罷爸上場,我這邊剛消停,只聽“咯噔”一聲,爸爸又大叫一聲,“哎呀,我的牙呀!”原來爸爸吃到了硬幣餃子,外公高興得連夸爸爸是有福之人。我一聽,不服氣了,哼,我也一定要多多的福氣,于是一邊使勁吹,一邊往嘴里送。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吃到核桃餡的了,外公又連忙說“核桃補腦又好吃,寓意你明年學習如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苯憬阋膊桓适救,為了吃到特別的餃子,也接二連三地往嘴里送。正吃得不亦樂乎中。大外婆端著一碗餃子過來了,還說嘗出來什么餡的'有紅包獎勵,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我們爭先恐后地大嘗特嘗起來,這邊還沒有散場,一會兒三外婆也端著一大碗餃子來了,為了紅包,我們也拼了,又三下五去二地吃了不少,哎喲!天吶!感覺要吃到嗓子眼了,摸著我圓滾滾的肚皮,心想著要是鄰居誰再來了呢?真是怕啥啥來呀,鄰居們都像排著隊似的,送來自家的餃子。原來這是外婆家的風俗習慣,百家飯,既嘗到了不同風味的餃子,又增進了感情。正所謂“大年三十吃餃子——沒有外人!庇H人鄰居們坐在一起,邊吃邊聊,山南海北,無所不談,其樂融融,其樂無窮!熬年談心兩不誤,真為一舉兩得,美哉!樂哉。
望著我快要撐破的肚皮,感覺這一次吃的餃子,快抵上我平時一年吃的了。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15
隨著寒假的開始,春節(jié)的腳步也近了。春節(jié)是中國非常重要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大家都并不陌生,可是關于春節(jié)的習俗,你們了解嗎?今天我就帶大家更深一步的了解春節(jié)吧!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蓖醢彩倪@首《元日》中蘊藏著關于春節(jié)的兩大習俗,那就是放鞭炮、貼春聯(lián)。據(jù)說,從前有一個叫“年”的猛獸,每逢臘月三十就出來禍害人間,無惡不作。但是,有一年的臘月三十,“年”來到一個村莊,看見兩個牧童在耍牛鞭,噼啪作響,嚇得趕忙溜走。它又到來一個村莊,看到一戶人家曬著大紅衣裳,嚇得望風而逃。后來,它又竄到另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里一瞧,只見屋里燈火通明,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夾著尾巴溜了。就這樣,人們摸準了“年”怕響、怕紅、怕光的特點。以此想到辦法驅(qū)趕它,后來就演變成了現(xiàn)在過年放鞭炮、貼紅春聯(lián)等習俗。
年夜飯自然是春節(jié)習俗的重頭戲了,不僅代表著團團圓圓。年夜飯的菜除了美味可口,還十分有講究。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魚,“魚”和“余”諧音,是象征“年年有余”;一是火鍋,火鍋煮沸,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有些地方,還會多一道甜食,祝福以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當然,這種熱鬧的節(jié)日怎么能少了小孩子呢?大年初一這天,小孩子會穿上新衣服和大人們一起去向長輩拜年,祝福新的一年大吉大利,同時也會收到長輩們的“壓歲錢”。“壓歲錢”又名“壓祟錢”,也是春節(jié)傳統(tǒng)習價之一!八睢本褪遣患臇|西,據(jù)說“壓歲錢”可以辟邪驅(qū)鬼,保佑平安,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們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悄悄告訴你,南北方春節(jié)的習俗也有所不同哦。北方講究初一吃餃子,因餃子的形狀頗似元寶,把餃子煮好后端上桌子象征著“新年發(fā)大財,元寶滾進來”的好兆頭。而南方人多數(shù)做年糕和湯圓,年糕諧音“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頭;湯圓也叫“團子”“圓子”,代表“團團圓圓”。
不僅南北方過年有差異,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的春節(jié)習俗。比如回族人正月初一一般吃面條和燉肉,初二才吃餃子;滿族人春節(jié)前要做滿族的傳統(tǒng)糕點——薩其瑪。他們春節(jié)還十分喜愛戴象征著“歲歲平安”的荷包,民間也會相互贈送。而彝族人初一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會去挑水,全家都得喝“吉利水”,全天用這水來梳洗、煮飯,以示辭舊迎新……
春節(jié)的習俗真的是太多太多了,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習俗。當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春節(jié)的習俗也會發(fā)生變化。比如“壓歲錢”也會變成了微信紅包;為了保護環(huán)境,放鞭炮也被禁止了,取而代之的是環(huán)保無污染的電子鞭。
聽了我的介紹,大家更了解春節(jié)了吧。在這里提前祝大家春節(jié)快樂,萬事如意!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相關文章:
春節(jié)作文:春節(jié)的習俗11-16
春節(jié)的習俗的作文(精選)12-10
《春節(jié)習俗》作文11-08
春節(jié)習俗的作文09-21
春節(jié)的習俗的作文09-14
春節(jié)習俗作文05-26
春節(jié)習俗作文06-13
(精選)春節(jié)習俗作文07-04
[精選]春節(jié)習俗作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