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習俗的作文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jīng)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習俗的作文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習俗的作文 篇1
日本盂蘭盆節(jié)的習俗,在13日這天要點迎魂火迎接祖先的魂靈回家來,同時供上細面和時令蔬菜等慰問祖先的魂靈。16日要點送魂火送走魂靈。京都的山上每年都要舉行“大文字燒”的祭祀活動,就是在山上用木材組成一個很大的“大”字,然后點火燃燒,在市區(qū)內(nèi)的居民都能看見,是一項規(guī)模很大的活動,這項活動就是送魂火活動。盂蘭盆節(jié)時到處都要跳盂蘭盆舞,家里還要請和尚來念經(jīng),超渡亡靈,屆時人們都要從外地趕回老家,因而交通常常堵塞。
日本盂蘭盆節(jié)的習俗,祭奉祖先的儀式寄托了人們對故人的思念,但一般為人們所熟悉的是“盂蘭盆舞”,它是人們納涼宵夜的傳統(tǒng)節(jié)目。盂蘭盆節(jié)少不了的是盂蘭盆舞。這本來是表達了離開地獄的人們的喜悅,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了具有各地特征的民間舞蹈了。在夏天的夜晚,合著大鼓的鼓聲,全村的人圍成大圓圈跳舞,是這個時期在日本各地都能夠見得到的.風景畫。每到此時,不分男女老幼,人們紛紛穿上“浴衣(單衣和服)”,手拿團扇,和著歌謠圍在一起跳盂蘭盆舞。與其說是宗教活動,盂蘭盆舞更像是大眾休閑娛樂的一種方式。圍繞“盂蘭盆會”,日本各地紛紛舉行形式多樣的節(jié)慶活動。
日本盂蘭盆節(jié)的習俗,夏季里最傳統(tǒng)、最主要的節(jié)慶活動應該是盂蘭盆會!坝厶m盆會”舉行的日期一般是在每年的7月13日~15日,但有些地方是8月舉行。“盂蘭盆會”是為了祭祀祖先而舉行的佛教活動。為迎接先祖的靈魂回歸故里,一般是在祖先的佛壇前搭設靈臺,請僧人誦經(jīng)。在迎接先祖的靈魂之前要先去掃墓,開辟出一條回歸之路,并準備好用蒿草編制的牛馬等形狀坐騎。13日那天要在墳墓和家之間點燃燈火,稱之為“迎接火”,16日那天還要點然同樣的燈火,稱之為“送別火”,為祖先照亮腳下的路!坝厶m盆會”和正月是日本一年中的節(jié)日活動。
習俗的作文 篇2
雨。很重地打在傘上,像是心跳的旋律,眼前朦朧了一片,只看見零零碎碎的綠,鋪張了一整個世界;清明、清明,像是一首憂傷的歌曲,祭奠那些逝者的靈魂。
車停在這里。我的爺爺在那里,觸不到,聞不到,我們相隔的已不是幾個月那么簡單,而是一個世界那么遙遠。雨依然下著。我踏著的這片土地,有泥土的芳香,有身邊樹木深深扎進的根,本是土地,卻因為生命而莊重起來。
有很多人來祭奠,每個人手里拿著祭品,我看見有人笑著,那是一種生活的坦然;我看見有人淚流,巨大的悲傷仍在他生命中留下陰影……我低著頭,看父母從塑料袋里拿出許多的食物來,那些食物工工整整地擺在那里,父母很小心翼翼地將筷子擱在上面,然后拿出酒杯來,恭敬地倒上酒;最后點燃蠟燭。這時,爸爸又多點燃了三支煙……平日看來最平常的食物,對于爺爺來說,會不會是一頓美味佳肴呢?爺爺平生如此貪戀美酒,那么此時,他會不會開心地小酌呢?那么煙呢?爺爺,你抽煙的時候,總習慣從鼻子里噴出灰色的煙霧來,然后笑著咳嗽幾聲,現(xiàn)在,還是這樣嗎?……
——這一切,應該都還是的吧,只是我看不到了。
于是,我?guī)е鵁o限的思念、無盡的憂傷與真摯的希望,意味深長地向爺爺拜了三拜。然后,我沉默,雨聲依舊,孤零零地寂靜著。
我站在一邊,看蠟燭慢慢地燃燒,燭油滴滴地落下,火焰忽烈忽暗,姑姑開始燒紙錢,土黃的紙湮滅在橘紅的火苗里,漸漸變成了黑色。一瞬間的'灰飛煙滅,像是一種消散的痛,空氣中飄著刺鼻的煙味,熏得人流淚……猶記得,送爺爺離開的那天,有鞭炮聲,有喇叭聲,有花香,有青煙……日子一天天過去,才發(fā)現(xiàn)自己失去的不僅僅是一個親人那么簡單,還有一并逝去的關于童年的記憶,關于回憶的聲音,關于曾經(jīng)的形影……
習俗的作文 篇3
“乞巧”
前一日,女孩子取雨水井水各半,盛在碗中露天放一夜,再在太陽下暴曬半天。中午時,每人將繡花針,或用新掃帚梢代之,放在水面上,浮而不沉,然后觀看針在水中的影子;蛏⑷缁,或動如云,或成霧形而巧妙者,認為是“乞得巧”。一般是齋戒沐浴后,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愿。女人們不僅乞巧,還有乞子、乞壽、乞美和乞愛情的。
“卜巧”
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木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開始后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銅錢的有福,吃到木針的手巧,吃到紅棗的.早婚。
“斗巧”
女孩子們比賽穿針引線、蒸巧悖悖、烙巧果子、做巧芽湯,以及用面塑、剪紙、彩繡等做裝飾品等等。 誰的手藝好,誰就得巧 。七夕前,預先備好彩紙、通草、線繩等,編制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活動開始后,手執(zhí)彩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即為得巧,被稱為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
拜七姐
在福建、廣東及東南亞一帶時興“七夕拜七姐”。這是舊時女兒家的大節(jié)日。尤其廣東,大伙兒擺七湊熱鬧,十分隆重。自漢代開始,一直到明朝都很盛行。
聽私語
夜深人靜,躺在葡萄架下、南瓜棚旁,聽牛郎、織女說悄悄話。
編鵲橋
用麥秸編織或用彩紙剪輯成一座鵲橋,配以牛郎、織女,男孩、女孩、老牛、喜鵲等,置放案頭或貼在墻上。祈禱后,拿七根繡花針,用彩色線來穿針孔,能夠一次順利穿過即為得巧。
吃巧食
用白面或糕面加油、糖、蜜做成各種糖果,稱為巧食。作為七夕的應節(jié)食品,巧食包括瓜果和各式面點,各地風俗不一,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 “乞巧果子”,款式極多,《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送健繩
江南江北都有七月七送健繩的風俗。傳說喜鵲因搭橋讓牛郎織女相會,急需大量繩子,當初為這對情人說媒的老黃牛,想起民間在端午節(jié)給小孩手腕拴彩繩以求健康,取名“健繩”的風俗,就發(fā)動人們獻繩。于是大家相約在七月初七的前一天晚上,解下孩子手腕上的健繩扔到屋頂或窗臺,讓喜鵲銜去搭橋。
扎像求福
依照牛郎、織女相會的情節(jié),在街頭巷口用樹枝等物扎成一對青年男女像,代表牛郎、織女,在像前敬獻瓜果桃李。星河燦爛之際,若看到天河中有奕奕白氣,閃耀著五色光芒,就被認為是牛郎織女相見的征兆。舊時此刻要下拜,乞求牛郎、織女賜福。
【習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經(jīng)典】習俗的作文09-13
(經(jīng)典)習俗的作文09-09
(經(jīng)典)習俗的作文09-19
習俗的作文【精選】09-18
習俗的作文[經(jīng)典]08-14
(精選)習俗的作文08-06
習俗的作文[精選]12-29
習俗的作文03-30
習俗的作文03-29
習俗的作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