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化與修養(yǎng)的作文「深度好文」
中國傳統文化里,強調人的主動性,一方面要減弱神對人的控制,另一方面強調人對物欲要有主動性。小編整理了相關的作文范文,快來看看吧。
文化與修養(yǎng)的作文一
每個人都想成為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要成為有修養(yǎng)的人,最好是從小就開始培養(yǎng)好的習慣。一個人在一生的道路上會犯一些小毛病或小錯誤,一點毛病和錯誤不犯的人是不存在的。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更會出現這種現象。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要不斷的提醒,不斷的灌輸正確的思想。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文化氛圍的環(huán)境,使之健康的成長,成為有修養(yǎng)的人
如果能從書中不斷地吸取營養(yǎng),則童年不荒廢青年成長的更好。
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自然增長科學知識。文學作品能提高文學修養(yǎng)。還有一些人文哲理的書,其中有為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道理也極值得品味。
書中自有黃金屋,多讀書,多讀世界名著,可以改變人生價值觀。讀書要有計劃,完成目標要有詳細計劃,不能空想,不能白讀書。多讀名著,多學學大作家的手法。如果感到寂寞了就要多讀書。通過讀書體味讀書的快樂。
書讀多了自然而然的寫作能力也提高了。女兒小的時候經常讀一些書,在讀書的時候抄寫一些書中的段落。我對女兒說抄寫太麻煩了,太費時間了。女兒說經過這樣的過程之后,以后寫作文時,那些好的描寫,好的句子就會自動地跳出來。讀書要認真,要用心讀,要讀進去。人要進入文章之中。切記不可走馬觀花,不能只圖看故事,看熱鬧而去讀書。
讀書時要做恰當的摘錄,讀完書之后最好寫點東西,當然可多寫,也可以少寫。
通過讀書到喜歡讀書是個過程。不花多的時間去多努力爭取自己想要的,只是得過且過,混日子是必不能取的。你需要做的,只是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努力了就可以書香飄逸在自己生命之中。
通過讀書提高寫作能力,提高修養(yǎng),提高素質,提高知識水平。從書中學習做人處世的學問更是極需的。這就是文化與修養(yǎng)的關系。
時間寶貴的,讀書要有收獲,這才是所花時間有所值。
浪費時間就等于浪費生命,每個人一生的時間真的是很有限的。通過讀書讓寶貴的時間有所值。引導孩子小時候多讀書,讀好書,養(yǎng)成孩子自覺讀書習慣,掌握好的讀書方法,這也是做家長的應盡責任之一。
文化與修養(yǎng)的作文二
今天開始,將在微博上陸續(xù)更新,本人不才,權當拋磚引玉,先介紹下,我今年27歲,從小其實對傳統文化不是很了解,接觸的也不多,一直都是應試教育的試驗品。一直糊里糊涂到了大學,有了時間,才接觸到。
說實話,我到現在也不懂,我怎么就喜歡上它了,一開始,看的南懷瑾的《南禪七日》,后來又聽到梁冬與徐文兵的《國學堂》,再之后一發(fā)不可收拾,包括音樂、生活都變的“傳統”了。身受屠戮的依舊是不厭其煩。
轉到題目上來,自身修養(yǎng)這個話題大了,古代儒家就講三立:立德立功立言,三大圣人:孔子、范仲淹、王陽明,可見古代對于自身修養(yǎng)的重視,F當代雖弱化了,但是氣質不是也是一種體現么
想要入門,其實條條大路通羅馬,以醫(yī)入道,以佛入道,以藝入道等等,但是最好不要與金錢和享受掛鉤,苦修才是捷徑,人生不是酸甜苦辣構成的么,缺少一樣都不成。從當下做起,時時刻刻謹記,并反求諸己,克己服人。雖處鬧市,仍能保持一顆清楚的心,不受外界的干擾,有時間最好看看實體書,當然電子書偶偶看看也行,我最喜歡在冬日的暖陽下,一杯清茶,橫著躺椅,聞著書香,化然如遺士。莊子是我最喜歡的,老子有點不可及,嬉笑怒罵都是市井市儈的嘴臉,毫無違和之感。
文化與修養(yǎng)的作文三
在科技與物質文明高度發(fā)展的同時,怎樣來發(fā)揚人文的精神?發(fā)揚一種什么樣的人文精神?人需不需要人文素養(yǎng)?這些都是我們現在需要研究討論的現代文明與科技緊張與協調的問題。
中國傳統文化里,強調人的主動性,一方面要減弱神對人的控制,另一方面強調人對物欲要有主動性。正因為這樣,中國傳統文化里對于物欲與倫理討論得特別多,解決好這個問題對于提升人格是非常重要的。 《荀子·修身》云:“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在荀子心目中,君子與小人是不同層次的。君子是主動去控制、去利用這個物,而小人呢,是被物所支配、控制。這個問題可以從很多層次來討論:被物役,還是去役物,這是從教育修養(yǎng)上來講的;在實踐角度講就是義和利的問題,是見利忘義,還是見利思義的問題;進一步提高到理論上來討論,就是天理和人欲的問題。
20世紀后半期,隨著西方的科技文明高速發(fā)展,西方掀起了一股新人文主義思潮。人再度淪為機器的奴隸的可能,使得西方思想家重新來到東方尋找東方的人文精神所在。對于天理和人欲、思義與見利、役物還是役于物的問題,他們都非常感興趣,認為新人文主義還是要到東方文化里去找源頭。因此,人文精神被提到一個與科技文明同步發(fā)展的狀態(tài)上來。
由于現代社會的分工越來越多、學科劃分越來越細,我們每個人在知識結構方面也越來越褊狹。過去,教育分為三方面: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這三方面都應該是以對人的素質教育為主,技能教育為輔。唐代文學家韓愈寫過一篇《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 ”“授業(yè)”比較接近于今天所說的傳授專業(yè)知識;“傳道”、“解惑”,都是人文素質培養(yǎng)方面的問題。作為教育者,應該把“傳道”、“解惑”放在第一位,其后才是“授業(yè)”。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可是我們現在教員的工作越來越多地變成只是授業(yè)了。這不僅僅是中國的教育問題,也是整個世界的教育問題。我們的教育是不是要培養(yǎng)在某個技能方面非常突出、其他的什么都不管的人呢?是不是培養(yǎng)對某一領域鉆研得很深、對其他領域卻一無所知的人呢?這個問題現在是越來越嚴重了,已經引起了全世界對教育有思考的人的反思。在科技與物質文明高度發(fā)展的同時,怎樣來發(fā)揚人文的精神?發(fā)揚一種什么樣的人文精神?人需不需要人文素養(yǎng)?這些都是我們現在需要研究討論的現代文明與科技緊張與協調的問題。
這個問題與我們對于科學的理解是有很大關系的。中國上世紀20年代有過一次關于“科學與人生觀”的大討論。當時認為科學能夠解決一切問題的人,認為人生觀的問題也可以通過科學來解決。另一派則認為,人生觀不屬于科學這一范疇,人生觀的問題還是要用傳統的形而上的東西來解決。我們今天回過頭來考慮這一問題,應該說這兩者既有抵觸,又有協調。不應該把兩者截然對立起來,認為人生觀的問題解決了,科學問題也就解決了,或者有了科學的思維方式,人生觀的問題也迎刃而解,這都是不全面的。
現代人們越來越看到,其實兩者是屬于不同領域的問題,科學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與人文是有很大差異的。按傳統科學來講,它是一種實證科學,是在一種靜態(tài)的關系中來研究的。比如在實驗室里進行的科學實驗,它的結論要有普適性,要有可重復性、可驗證性。但人文學科是在動態(tài)中研究的,它永遠在變動中。在動態(tài)研究里,就有很多不確定的東西,尤其是模糊的方面。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主要是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人文學科的研究大量借助于自然科學的方法,對人文學科所遇到的問題作定性、定量的分析。這個過程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它是有進步意義的,推動了人文學科的發(fā)展。但從根本來講,它又不能真正觸及人文科學的底蘊或者精神。人文學科始終是動態(tài)的,靜態(tài)的研究方法可能會忽略一些重要問題。因為任何的清晰總是對某一個方面的清晰,越是清晰,它的適用范圍有時候反而越窄。到了20世紀后半期,也就是70年代以后,人們感到這種機械的方法在自然科學方面也不夠用了,需要借鑒人文科學的研究方法。所以自然科學理論里面提出了很多非線性的理論。比如模糊性的問題,就是借鑒人文科學的一些思維方式運用到自然科學里去。人們發(fā)現,有時候模糊了,反而更接近事物的本來面貌。所以我們不能把科學與人文對立起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