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學習祭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小時候讀到這一句的時候,老師給我們解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老師在課堂講了,課下要不斷地溫習、復習、練習,不也是一件很高興的事嗎?
不知道是老師欺騙人還是孔圣人欺騙人,課堂上聽得暈暈乎乎的,課下再溫習、復習、練習,一套組合拳下來,北都找不著了,沒體會到多少快樂呀!你看現在人們的書櫥里誰家還擺著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的練習本、習題集呀,我家的書櫥里倒是還擺著幾個筆記本,那也不是我上課的時候記老師講課的筆記,而是我在上大學的時候暢游書海摘下的打動我的精美的句子。
不知道各位到過一中、三中或是衡水中學沒有,見過初中畢業(yè)生或高中畢業(yè)生即將離校時的浩大場面沒有,那些莘莘學子對習題的仇恨簡直無以復加,把書撕碎了散作滿天雪花,那是最浪漫的;還有把自己所有在中學能見到的帶字的東西全部燒掉,來祭奠自己逝去的十二年的青春!何等的悲壯!
不知那些費盡心思出了這個大全、那個大集的專家、學者們看了這樣的場面會做何感想?
學習本來是件最快樂的事情,為什么現在的學生們對學習充滿著仇恨!這里面當然有社會的原因,有教育體制的原因,有用人機制的原因,這是國家大事,咱一個平民百姓不想管,也管不了,我只想就一個老師的身份,拿我的親身經歷來講,平心而論,一套題擺在學生面前,有多少題能激起學生做的欲望,有多少題學生愿意做、能夠做,有多少題是給家長留的,有多少題是留給老師念答案的?一套題發(fā)到學生手里,學生們經常是連看都沒看幾眼,卷子上除了自己的名沒有幾個字,這算好的,有的剛發(fā)下來沒多長時間,你找他要卷子:寫了嗎?卷子哪去了?廁所找去吧!這樣的卷子留著有什么意義,老師講著有什么意義?
我在小學四年級的一張卷子上看到這么一道題:金圣嘆的兒子遭殺害,臨刑前去看望兒子,老金隨口說了一句:唉,蓮子心中苦。既要寫出一種植物,還要用諧音蓮子既憐子,描繪出當時的情形,表達出人物的心情,請你對出下聯。說句真心話,我要是不事前知道答案(梨兒腹內酸),我絕對不會,我是教了十幾年的高中語文,把這樣的題給孩子們做有意思嗎?
我們天天給孩子們講學習的重要性,有些家長干脆跟孩子們講,你學好了就有名了利了就有好工作了,好家庭了,一句話就什么都有了,你學不好這一輩子就算完了。孩子們從學中習到了什么?什么叫習,你看上面一個羽字下面一個白字,一只白色的小鳥兒,正張著翅膀在風雨中躍躍欲試。這個白色可不是羽毛白色,而是還沒長羽毛或長了一些小絨毛。何謂學習?就是把孩子們在課堂上學的東西通過“習”轉化為飛翔的本領,讓孩子在自己的天空中飛得更高、更遠、更穩(wěn)!孩子們通過學,撥開了眼前的迷霧:孩子們通過學,學會了在風雨中梳理自己的羽毛;孩子們通過學,學會了用自己的嘴舔自己的傷口;孩子們通過學,學會了在風雨中折斷自己的翅膀,在巖石上摔碎自己的喙,然后縱身跳下懸崖,在風雨中重生,這樣的學而時習之,它能不悅乎!
謹以此文祭奠那些因無效學習而逝去了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