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jié)風俗作文600字(精選12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重陽節(jié)風俗作文600字(精選12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重陽節(jié)風俗作文 篇1
古代,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jié)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guī)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重陽節(jié)還要賞菊飲菊花酒,起源于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后,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jié)前后最為繁盛。
重陽節(jié)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jié)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jié)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
重陽節(jié)除了佩帶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jié)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边@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傳承至今,重陽節(jié)已經演變成為了一個活動豐富、情趣盎然的佳節(jié),各地人們通過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活動來歡度這個歷史悠久的節(jié)日。
缺少了我最贊賞的地方,恒景拜師學藝,殺死瘟魔才讓九月九登高的風俗傳下來。
重陽節(jié)風俗作文 篇2
重陽這一天,艷陽高照,我們約好去登山。
挺掃興的是,一大早太陽就這么灼灼逼人,烈日當空,雖然時值深秋,卻宛若盛夏,前一天滿滿的興致減了大半了,因為重陽節(jié)之故,又這么一大幫人組織起來登山,所以還是努力讓自己堅持到山頂。
一路上,無心領略沿途風景與前幾次有無變化,只顧著隨上山的人流不斷向上攀登,到得好漢坡的公路上已是10:20,我們在路邊坐下休息,這時,有身著運動裝的參賽者,從山下陸續(xù)跑來,看他們的樣子已很累了,這應該是跑在最后邊的幾位了,有揮著旗的負責人跟在他們后邊減著:加油、不求名次只求堅持到底。
休息過后,繼續(xù),走至好漢坡,臨時設的露天舞臺旁圍有很多人,一手持話筒的主持人站在臺中,詢問臺下哪位是年紀最大的長者,要請上臺來做采訪。最后,請到一位老爺爺登臺做訪。我遠遠聽著,有些好玩,便走過去,站到前排,看個究竟去。
那位爺爺說,他今年七十九,一年要登七次梧桐山。
主持人問爺爺,為什么獨自一人登山。爺爺答,同兒子孫子一起來的,他們還在下邊還沒上來,爺爺要比他們早20分鐘登上山。
聽到這,臺下嘩然,掌起四起。爺爺接著說,他每次登上梧桐山后,都要作詩一首,今天也作了七絕兩首,要念給我們聽聽。聽到這,我來了興致,給爺爺熱烈鼓掌。有趣,有趣。
爺爺的兩首詩第一首只念了一遍,第二首主持人又念了一次,我只記了個大概,如下:一笑(諧音,是否是這兩字不得而知,我猜這前兩字應該是爺爺的名諱)老叟七十九(這句忘了)。
滿頭白發(fā)心不老,七登梧桐意興高。
后續(xù)未及聽完,同伴要繼續(xù)登頂了,因為怕正午的陽光更強,那時爬山更熱。所以,雖然有點留戀,還是走了。
重陽節(jié)風俗作文 篇3
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我國是菊花的故鄉(xiāng),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陽舉行,因為菊與重陽關系太深了;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jié),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jié)俗的組成部分。宋代《東京楚華錄》卷八:“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者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金齡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
明代,在《陶庵夢憶》中記載有:“兗州紹紳家風氣襲王府。賞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燈、其爐、其盤、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盤大觥、其壺、其幃、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樣,無不菊者夜燒燭照之,蒸蒸烘染,較日色更浮出數層。席散,撤葦簾以受繁露!
清代賞菊,如《燕京歲時記》:“九花者,菊花也。每屆重陽,富貴之家,以九花數百盆,架度廣廈中前軒后輕(軒輊,車前高后低叫軒,前低后高叫軒,比喻高低優(yōu)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積者,曰‘九花塔’!痹凇肚寮武洝分杏浱K州賞菊活動說:“畦菊乍放,虎阜花農,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擔入城市。居人買為瓶洗供賞者,或五器七器為一臺,梗中置熟鐵絲,偃仰能如人意。或于廣庭大廈堆壘千百盆為玩者,縐紙為山,號菊花山。而茶肆尤盛!绷砣纭督鹌棵贰、《浮生六記》等書中也有賞菊之記載。至今,重陽節(jié)期間,各大公園也仍組織大型菊展,并將菊縛扎成各類動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觀。
重陽節(jié)風俗作文 篇4
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又稱為“重九節(jié)”,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jié)日。
重陽節(jié),起源于戰(zhàn)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這一天,正值仲秋季節(jié),天高氣爽,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歷代許多文人雅士,每當此時,登上高處,一面飲菊花酒,一面吟詩取樂,留下無數詩篇。
九月,嚴寒的冬關即將降臨,人們開始添置冬裝,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一來,重陽節(jié)便演變?yōu)閽吣辜盀橄热朔倩碌墓?jié)日。
重陽節(jié)和其他傳統(tǒng)節(jié)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jié);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會館保留重陽節(jié)祭祖的習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這一天選擇較有傳統(tǒng)意義的慶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與友好相約到戶外活動,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風光,又能聯絡親友之間的感情。
農歷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數,雙陽相重,故名重陽節(jié)。重陽節(jié)作為一個以娛樂為主的節(jié)日,主要節(jié)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
秋送爽,丹桂飄香,農歷九月初九日的敬老節(jié),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敬老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敬老節(jié)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guī)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重陽節(jié)風俗作文 篇5
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的重陽節(jié)。重陽節(jié)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jié),每年的重陽節(jié)媽媽都要帶我去爬南山。
重陽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流傳了很多年。重陽節(jié)的傳統(tǒng)風俗有五種,一是登高,那正是秋高氣爽、景色宜人,也是爬山的好季節(jié),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于健康。二是登高的人要佩戴茱萸,茱萸是一種帶有濃烈香味的植物,可以驅趕蚊蟲,茱萸還可以制作藥酒,養(yǎng)身祛病。三是飲酒賞菊。農歷九月正是菊花盛開的時候,觀賞千姿百態(tài)的秋菊,喝幾杯菊花酒,也是重陽節(jié)快樂事。四是吃重陽糕。人們把糧食做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謂之重陽糕,而“糕”又與“高”諧音,所以吃了重陽糕就可以步步升高。五是開展尊敬老人的活動,從古至今重陽敬老之風綿延不絕。
為什么重陽節(jié)有這么多風俗習慣呢?原來在很久很久以前,河南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折磨。有一個青年叫恒景,他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恒景不畏艱險找到了法力無邊的仙長,經過勤學苦練,終于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一天仙長對恒景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恒景一包茱萸葉,一瓶菊花酒,并且教他避邪的用法,讓恒景趕快回家去。恒景回到家鄉(xiāng),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xiāng)親們領到了一座山上,發(fā)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杯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不敢往前,臉色大變,這時恒景揮著降妖寶劍追下山來,一下就把瘟魔刺死了。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插茱萸、飲菊花酒的風俗就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了。
現在的重陽節(jié)也是“老人節(jié)”,這一天我在家還給外公外婆盛飯、講笑話、彈琴給他們聽,做了很多敬老愛老的事情,大人們都很開心。重陽節(jié)不僅讓我們登高望遠,身心愉快,還讓我們懂得了要關心老人,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節(jié)日!
重陽節(jié)風俗作文 篇6
放紙鷂是惠州過重陽節(jié)的主要習俗。換句話說,惠州民間過重陽節(jié)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征的。此習,除惠州流傳的民謠中有敘述以外,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
紙鷂亦現在的風箏。風箏是五代以后的稱謂,五代之前,北方習慣稱“紙鳶”,南方則多叫“鷂子”,惠州的“紙鷂”稱謂很明顯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稱,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風箏始見于春秋時期,初型均是鳥類。相傳公輸般(魯班)“削竹為鶴,成而飛之”,“作木鳶以窺宋城”。這里的“竹鵲”“木鳶”,就是代風箏的雛型。不過,當時沒有紙,只能用竹木制成。清人筆記中說“韓信率軍十萬圍攻項羽于垓下,以牛皮制風箏一具,下置善笛之人吹思鄉(xiāng)之曲,其聲悲怨,楚軍弟子八千人盡皆散去”。這里所說的漢代風箏,也只不過是牛皮制的風箏。東漢蔡倫造紙術面世后,始有紙制風箏,出現了“紙鳶”和“鷂子”的稱謂!帮L箏”之名的出現,據記是出現在五代,《詢芻錄》記曰:“風箏,即紙鳶,又名風鳶。初,五代李鄴于宮中作紙鳶,引線采風為戲,后于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俗呼風箏。”唐以后,風箏盛行,并定清明節(jié)為風箏節(jié),宋已后更是在老百姓中間普及了。從這以后,風箏的形狀已不局限于鵲、鳶、鷂等鳥類,蟲、魚、人神均有之,明清以后,風箏制作已成為一種十分精湛的手工藝術。
惠州民間的紙鷂,已非本來面目,多為四方平面,帶一尾巴,其形狀與民間所貼門神、神位相似,故疑為神狀風箏的一種簡化。在惠州民間,風疹制作極為簡單,采竹一枝彎曲,一支直豎,撐住一張四方紙,貼上尾巴調好線,即可放飛。有一種不帶尾巴,四方狀紙稍大,稱“阿婆鷂”,以放飛時平穩(wěn)、安定而得名。
除此外,其他形狀的紙鷂也偶而有之。
重陽這天,人們多伴以凳高,于街道和曠野處放飛風箏,孩童、成人均有之,亦甚壯觀。
重陽節(jié)風俗作文 篇7
重陽節(jié)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為“茱萸節(jié)”.茱萸是重陽節(jié)的重要標志。重陽節(jié)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雅號“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因為出產于吳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質量最好,因而又叫吳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樹幾乎可以長到一丈多高,葉為羽狀復葉,初夏開綠白色的小花,結實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后變成紫紅色,有溫中、止痛、理氣等功效。茱萸葉還可治霍亂,根可以殺蟲!侗静菥V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古人認為佩帶茱萸,可以辟邪去災。
重陽佩茱萸的習俗在唐代很盛行,人們認為在重陽節(jié)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稱為茱萸囊,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jié)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jié)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重陽茱萸其實也和端午節(jié)的雄黃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蟲防蛀。因為過了重陽節(jié),就是十月小陽春,天氣有一段時間回暖;而在重陽以前的一段時間內,秋雨潮濕,秋熱也尚未退盡,衣物容易霉變。這段時間又是桂花盛開之時,所以民間稱之為“桂花蒸”,這時必須防蟲。茱萸有小毒,有除蟲作用,制茱萸囊的風俗正是這樣來的。
但是在宋元之后,佩茱萸的習俗逐漸稀見了。其變化的因由大概要從重陽節(jié)俗的重心的潛移中去理。重陽在早期民眾的時間生活中強調的是避邪消災,隨著人們生活狀態(tài)的改善,人們不僅關注目前的現實生活,而且對未來生活給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長生與延壽。所以“延壽客”(菊花)的地位最終蓋過了“避邪甕”(茱萸)。
重陽節(jié)風俗作文 篇8
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五一勞動節(jié),這讓我想起了中國的一些節(jié)日,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重陽節(jié)。
關于重陽節(jié),有這樣一個傳說。從前,有一個人,是東漢的桓景。他的家鄉(xiāng)有一個怪物叫瘟魔,走到哪里哪里得瘟疫。桓景的父母染上了瘟疫,桓景為了救父母,他翻山越嶺,拜費長房為師,幾年以后,他身懷法術,費長房交給桓景一把降妖除魔的寶劍,還告訴他回家要給全村一片茱萸葉,一杯菊花酒,要讓全村人登高遠望,突然,瘟魔來了,桓景拿出降魔寶劍把瘟魔殺死了。
重陽節(jié)風俗
這讓我想起了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jié)會勾起人們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所以,許多詩歌中都流露出重陽節(jié)思鄉(xiāng)的情感。重陽之日,家人團聚,王維卻遠離家鄉(xiāng)獨自一人,思念之情在詩歌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每年的重陽節(jié)期間,我都沒有忘記學習。在學習關于節(jié)日的知識的同時,我學了國學,它教會了我怎樣做人!暗卤扔谏,欲比于下”,這些古人的至理名言,指導著我們如何處事,如何學習,如何做一個德才兼?zhèn)涞娜。我想,祖國會因為有了我們而更加發(fā)展壯大。
雖然這個小假期我沒玩很多,但我還是很快樂,因為我學了很多的知識,也懂得了傳統(tǒng)節(jié)日對于我們的重要性,我的收獲真的很大。
重陽節(jié)風俗作文 篇9
在這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的日子里,我們迎來了一個既溫馨又特殊的節(jié)日——重陽節(jié)。
重陽節(jié),又稱老人節(jié)。此刻,我的腦海里浮現出外婆每天為了我們全家忙里忙外的身影,心想外婆真辛苦啊。平時我也沒為外婆做過什么,今天一定要多陪陪她。
外婆有喝茶的習慣,我給外婆泡杯茶吧。說干就干,我拿來電水壺,灌滿水,插上電源。沒多久,水燒開了,我開始學著媽媽的樣兒給外婆泡茶了。外婆血壓高,喜歡喝苦丁茶,我把幾片苦丁茶葉放入水杯中,倒入熱水?赡苁俏姨募绷耍徊恍⌒陌阉疄R出來燙到了手,疼得我直甩手。但我想著外婆平日為我們操勞卻毫無怨言,我這點疼又算什么呢?我小心翼翼地捧起熱氣騰騰的茶,遞給了外婆,輕聲說道:”外婆,今天是重陽節(jié),這是我親手為您泡的茶,祝您節(jié)日快樂,身體健康!“外婆欣喜地接過茶,開心地笑了,一邊撫摸著我的頭一邊稱贊道:”我的孫子長大了,懂事了!“
外婆喝茶時,我依在她的身旁,看到白發(fā)已爬上她的頭頂。這都是為我們操勞的。 蓖馄,我?guī)湍反繁嘲桑 拔谊P切地說著!焙,好,我的孫子真懂事!“我把兩個小拳頭放在外婆的后背上,輕輕的捶了起來。左一下右一下,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捶著,還不時的伸開小手輕輕的按摩她的后背。捶著捶著,我問外婆:”舒服嗎?“外婆高興地說:”舒服極了!“看著外婆高興的樣兒,我的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呢!
今年的重陽節(jié),外婆過得很開心,我也很開心!
重陽節(jié)風俗作文 篇10
祝老人身體健康,事事如意,大家可能會問為什么祝老人,那我就實話告訴你吧!因為今天是重陽節(jié),也是老人節(jié)。
我來到紅綠燈路口時,看見以為老奶奶跌跌撞撞地想過紅綠燈。我小心翼翼地走了過去,我說:“老奶奶我扶你過去吧,你看紅綠燈,車來車往,人來人去,一不小心,可能會出事,你說可以嗎?”“小朋友謝謝你,那我們過去吧,可是綠燈沒電了,你一定要小心。”老奶奶慎重地回答!昂。”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開始過馬路了,心里又驚又喜,我小心翼翼地扶著老奶奶,突然,一輛車開來,里面出來一個人,說:“我扶你過車吧!”那位老人被夫走了。朝我揮一揮手。我沮喪地回到家中,看見爺爺,我問:“爺爺,你有什么事要我?guī)兔Φ膯幔俊薄坝邪,小鵬去房間給爺爺把藥拿來,再去客廳來一杯水來。”爺爺說!昂玫,爺爺,我馬上就回來!蔽艺f!靶⌒囊稽c!睜敔斦f!爸懒恕!蔽艺f。
我來到爺爺的房間,看一下床頭柜,一瓶又一瓶的花,終于找到了,我小心翼翼地拿了出來,放在了爺爺的身上。
接著,我來到了客廳,發(fā)現了熱水瓶,我小心地拿了一下,倒了一杯水到杯里,謹慎地拿給爺爺。
今天,真是一個美好的重陽,讓我感受到幫助老爺爺老奶奶的快樂與幸福。
重陽節(jié)風俗作文 篇11
今天是重陽節(jié),我們幾個同學約在了一起為老人打掃房間,并送上我們親自制作的賀卡。
我們將我們活動的地點鎖定在了云翔公寓。我們帶上了自己的掃把,和自己制作的賀卡在祥云公寓大門口會合了。
剛進入小區(qū),小區(qū)的單元防盜門,給我們的任務添加了一項困難,我們在這小區(qū)里來來回回地尋找單元防盜門開了的單元。終于,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們找到了防盜門打開的一個單元樓門。我們每家每戶的找老年人,像個無頭蒼蠅一樣在樓道里亂飛亂撞,終于,我們敲開了一位老人的家門。
這位老人臉上布滿了歲月的痕跡,可笑容卻讓人感到了溫暖幸福。一位同學上前對老人說:”您好,今天是重陽節(jié),請問我們可以幫您打掃清潔嗎?“老人沖我們笑了笑,點了點頭。我們走進老人的房間,就拿起了掃把認真的掃起來,我們把沙發(fā)下面,茶幾下面的衛(wèi)生死角都打掃了一遍。老人笑了,說:”你們把垃圾都掃在一起吧!“我們把掃出來的垃圾掃在了一起,倒入了垃圾桶。老人說:”人老了,彎不下腰掃不到沙發(fā)下面,還要麻煩你們。“我們異口同聲的說:”沒關系!拔覀儝咄炅死,把我們的賀卡送給老人,并送上了節(jié)日的祝福。在重陽這個屬于老人的節(jié)日里,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快快樂樂,健健康康,越活越年輕。
重陽節(jié)風俗作文 篇12
重陽最重要的節(jié)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guī)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游玩觀景之記載。在東晉時,有著名的“龍山落帽”故事。據《晉書》中《孟嘉傳》載,九月重陽這天,晉朝大司馬桓溫及參軍大將孟嘉等人登上龍山(今湖北江陵縣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觀賞山景,連帽被風吹走也不知道;笢亟腥俗魑男λ,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辯,一時傳為佳話。
南朝時,梁人吳均在《續(xù)齊諧記》中記載一個神異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隨費長房游學,費長房要他在重陽這天讓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飲菊花酒,才可免禍。桓景照辦了,才逃脫災禍。這個故事,生動地反映出重陽時人們的避邪除災心理。
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并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如隋時孫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庇浰宕L俗,已與后世近似。在南宋的《夢粱錄》卷五載:“日月梭飛,轉盼重陽!侨铡霞蔚驱埳铰涿,淵明向東籬賞菊’,正是故事!蹦纤雾n元吉《水調歌頭·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負菊花開。試尋高處,攜手攝展上崔嵬。放目蒼崖萬仞,云護曉霜成陣,知我與君來。古寺倚修竹,飛檻絕尖埃。”描寫了重陽賞菊及登高觀景的韻致。
【重陽節(jié)風俗作文600字(精選12篇)】相關文章:
重陽節(jié)活動:各地過重陽節(jié)的風俗01-25
春節(jié)風俗作文(精選33篇)01-18
新年的風俗作文(精選16篇)12-10
風俗習慣作文精選15篇01-24
風俗冬至作文12-28